汉末扬弓

第九章 我的县长老师

第173章 我的县长老师

那文士又叫了几人出来之后,对着这里因没有分到活计而惶惶不安的人朗声说道:“没念到名字的人也别急,后面,我还会来此。”

他说完这话,众人方才稍稍安心。而后,他对挑选出来会纺线的妇女说道:“现在,尔等随我来”。

“是!”

“好。”乱乱糟糟的应和之声响起。

杜母紧紧地牵着杜朗的手,随着人流走出房间,踏进了强阴的春天。

凛冽的春风吹得她的身体抖了抖,但她的心却有如火炉一般滚烫:有活计了!阿朗还能读书,会好起来的…会好起来的……

杜母随着那文士走一间木屋之中。这间木屋很大,有数十台单锭手摇式纺车放置其中,每台纺车旁还有放着些淡黄色的羊毛。

这里就是我干活的地方了吧?

果不其然,文士接下来的话就印证了她的猜测,“以后,此地就是你们干活的地方。隔壁就是你们休息吃饭的地方。

“每日自辰时起,至晚酉时,都要在这里做工。吃食早晚两顿,有米饭、羊汤、羊肉。”

他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杜母一一记在心里。因为他说的无论哪句话,都不仅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还与他们的未来相连!

比如杜朗的读书之业不仅与杜朗本身是否聪慧相关,还与杜母在这里的产出相关。

如果杜母产出一直垫底并且杜朗不适合读书的话,那杜朗可能直接会被剔除学文的队伍,转而让他去学另一门手艺。

再比如,在这里产出最高的那批人在新房建成之后就有机会第一批分到房子。

文士说完之后,看着他们问道:“可还有何想知之事?”

杜母率先问道:“我家朗儿该如何安置?”

他看了眼杜朗,说:“他现在才十岁,今日先跟着你住。吃食的话,伱带着他朝分食之人多要一份就行。

“待明日,我会将他送进学堂。那时,他的吃住都会在学堂旁进行,就不需你操心了。”

“那学堂在哪里?”

“学堂在县城之南,来回得半天,远着呢!”

这么远?

她紧了紧拉着杜朗的手,心里有些担忧,但又想到:强阴县寺已经白养了他们近三月的时间,如果有什么要对他们不利事情的早做了,也不必等到现在。

她这才松开了手,说道:“多谢先生。”

“你好好纺线,令郎好生学习就是。”文士沉着脸说道,“还有问题可问?若没有,现在就开工!”

“没有。”

“没有就各自找一台纺车开工!”那文士又对身旁的一名汉子说道,“这里就交给你了,若产出不够,我拿你是问!”

那汉子一凛:“先生放心,一定够!”

“嗯。”文士回头看了眼忙碌起来的一众纺织女工,心中叹了口气:唉……也不知冯县长是如何想的,就算让她们在这里不眠不休地纺上三月,能抵得上给她们吃的那些粮食吗?

那文士摇了摇头之后便拿着名册往回走去,纺车是动起来了,但洗羊毛的活还得有人干呐!

杜母自然管不着县长亏不亏本的事情,她只知道自己能生活下来,还有了奔头!

“阿朗,你把这张羊皮好生护着,莫要让别人拿去了!不然我们晚上可就难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