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扬弓

第八十九章 张辽

“元贞兄。”

唐正见其手中竹简,有些好奇:“文远这是在读何书?”

“孙子兵法。”

唐正接过此书,却见其书已有破损,注解颇多而且极有见地:“以此观之,文远已颇有成效?”

“唉……我常复盘半年前的雁门之战,却总不能胜之,愧对我父之恩呐……”

唐正不知张辽在说些什么,便看向华易。

华易面色戚然:“半年之前,宴荔游率四千轻骑寇雁门。只可惜朝廷军令来得太晚,雁门大部郡兵未来得及集结,只剩下了百余县卒及数百常备兵可堪一用。但……五百对四千……怎么打?

“家父也因护卫郡尉而亡于此战,我之前组建的马邑义骑也尽皆败亡,只得我与文远存活。郡尉心怀家父之恩,他便将我荐入羽林郎。而文远……”

“军令晚至?有多晚?”唐正已经从多人口中听闻此事了,但他自认为消息传得还算及时吧?但怎么都说晚?

“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来的啊!”

“二十八日?和卢公来代郡的日期差不多,怎么会如此?”唐正心中疑虑顿生,便决定现暂且放下,之后再去问问卢植。

他拍了拍张辽的肩膀,安慰道:“文远勿忧,以后还有机会再打回去的。”

张辽一脸希冀地看着唐正:“元贞兄能以百骑劫六千胡营,你可否教我?”

“到要让文远失望了。当时是时无英雄,倒让我这个竖子成名。而且当时鲜卑大军刚经过大战渡过治水,还未来得及安营扎寨就被刚刚赶到的五千汉军骚扰一日。所以我这劫营之举才能成功。”

而且五百对四千……守城还能顶一阵,野战怎么打?

张辽面色黯然,恨道:“我就不信,人少就打不过!”

唐正见此有些不忍,虽然感觉有些不对,但他自己也是个半瓶子水,不敢给张辽建议,便道:“文远若有关于兵书的疑问,大可问我。若缺书看,也可找我。”

他见张辽看了过来,解释道:“我对此虽不甚了了,但我却认识有一人,其才兼文武乃世之名将。我可替文远问他。待文远水平高些,我可将文远推荐与他,能否成为其弟子就看文远了。”

“果真?”

唐正含笑点头。

张辽一脸兴奋,一揖到底:“谢过元贞兄。”

唐正口中之人自然就是卢植了,不过现在各地都有遭灾,卢植忙得焦头烂额,现在将张辽给他送去也只会被晾在一旁。所以才准备将此事往后延了些时日。

当然,唐正也有些私心。先与华易、张辽培养些感情再说,不然就这么将张辽送去学艺,日后被别人拐跑了怎么办?

特别是某位顶着个卢植门生、汉室宗亲的某人,这人太危险了!

“我出去买些酒肉,咱们边吃边聊!”

华易见唐正想要给张辽找一位名师,心中感动。在他眼中,唐正一介布衣,能与一位名将搭上关系肯定是费了很大的劲。而他现在这么做,无疑是在消耗人情,若张辽有才也就罢了,若差劲了些,只怕会惹得此人愤怒,甚至迁怒与唐正。——到时没有朝官照拂,唐正可以说很难出头了。

不过华易出身边县朝中无人,消息太过闭塞,哪里知道唐正最近可是小有名气。

“同去,同去!我再叫我弟与两位认识认识?”

“哈哈哈……有何不可?”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北宋我成了红颜祸水
穿越北宋我成了红颜祸水
主角从网上意外获得一套修炼功法,不想修炼时系统错误,将主角误投在一个,即将成为北宋太子妾室的女人身上...主角若想修复系统,重新变回男人,就得不断吸收别人的怨气...
北疯不冷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穿越][不圣母][杀伐果断][权谋烧脑][开疆扩土]主角:朱佑极穿越成大明战神的孙子,明宪宗的皇长子,母亲是万贵妃,天胡开局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猪骑朕,牛不牛众大臣,女真,日本,蒙古,朝鲜,世界各省………………众人:陛下真乃大明第二战神也!作者不会断更,但工作忙,希望大家支持,欢迎评论指正,有错必改,谢谢
皇爷
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
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
赵栎阳燕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被撞身亡。穿越到乘国。作为一个穿越者,赵栎阳发誓不虚人间再走一回。科举做官,踏入朝堂之中。立军功,喷君父,斗奸佞。为官敢为天下先。纵然被褫夺功名,削职为民。亦是无怨无悔。
落雪长安
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
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
陆宁意外获得穿越戒指。回到大明初年与朱元璋成为挚友。朱元璋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子孙过得不好,大明无法长存。“你给子孙花了那么多钱,大明存在了那么多年,你要是实在想知道,我可以带你去看看。”于是乎,陆宁用穿越戒指带着朱元璋开启时空旅行,领略大明风华。“什么?咱的标儿没了?”“该死的东西,竟敢抢咱允炆皇孙的江山,看咱不扒了他的皮!”“嗯,仁宣之治,高炽、瞻基,这父子还算不错。”“那个叫朱祁镇的给咱吊起来
念辰
大唐虎贲
大唐虎贲
在隋末动乱之际,一位少年虎贲横空出世。他就是罗士信,演义小说中罗成的历史原型。十四岁从军,单骑于敌阵前挑战,无人敢应。隋炀帝闻其名,令画师画下他战场上的相貌来观看。他重情重义,骁勇彪悍,征战沙场仅有六年,却身经百战,勇名赫赫。唐讨刘黑闼战中,罗士信以区区两百人,于残败的洺水小城挡刘黑闼上万兵马强攻,苦战八昼夜,力尽被擒,年仅二十,英勇就义。秦王李世民大感悲痛,追谥一个“勇”字。一个现代人,因意外回
无言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