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主角,从斗破开始无限天赋

第一百七十章 救萧玄的计划

“萧玄先祖,这次我来到天墓,便是为了将你带出去。”萧炎等萧玄缓过劲来,便出声道。

“呵呵,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我只是一个早已死了千年的灵魂,甚至这灵魂还是残缺的,只能依靠天墓存活,若是离开了天墓,便是瞬间烟消云散……”

萧玄无奈的摇摇头,哪怕现在的萧炎实力非凡,但不到帝境,想要将自己复活,绝不可能。

“而且我承受孤独,遗留此处,所为的并非是再度复活,而是能够将萧族的血脉之力再度遗传下去,我不想让萧族的血脉之力,伴随着我永久埋葬在这暗无天日的天墓之中。”

萧玄语气悲凉,在这暗无天日的天墓之中,他苦苦等候了千年之久,其中的种种滋味,难以与外人道也。

“萧玄先祖,且听我说,如果是将先祖复活,现在的我,的确做不到,但想要如同你现在这般,将影像投影到外界,或许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想要复活萧玄,哪怕以萧炎现在的实力,也是做不到,但要说是将萧玄以投影的方式行走在外界,或许可以一试。

要知道,此时的萧玄虽然只是投影,但挥手间都可以灭杀低阶斗圣,如果出现在外界,也算是得到了一些自由。

“这……”萧玄听到萧炎这话,依旧有些怀疑。

就算是投影,也依靠这天墓而存,就算是投影出了天墓,也必然是刹那间烟消云散,没有存在的可能。

而萧炎说能做到,哪怕是萧玄的眼界,也想不出有什么办法。

但在这种怀疑的同时,又有些好奇,眼前这年轻人,创造的奇迹已经让他怀疑人生,或许,他真的有可能做到这种事情。

看到萧玄的表情,萧炎笑道:“不过在做这些之前,还需要将这天墓清理一番,方便你对天墓的掌控。”

“你是说,天墓之魂?”萧玄看萧炎自信的表情,内心中也燃起一些希望,微微猜测,便出声说道。

天墓之魂是自天墓创建以来,由无数残魂印结所凝聚的生命体,这种奇异的生灵操控着这天墓世界,甚至赋予那些能量体彼此吞噬的欲望。

这奇异的生灵哪怕是古元也感知不到,而萧炎既然说要清理天墓,所指的八成就是这天墓之魂,如此看来,萧炎灭掉魂族之事,恐怕没有一丝掺假!

“难道,你是想要让我来操控这天墓,成为第二个天墓之灵?”萧玄短暂思索一番,便开口道。

对于萧玄的话,熏儿等人自然是一头雾水,而萧炎却是清楚萧玄的意思。

“相差不远,但不只如此,如果只是这样,恐怕还是难以将力量渗透天墓之外,因此还需要将天墓与外界,构建一个能够长时间存在的空间通道,足以让天墓不断影响外界,直到支撑投影的存在。”

萧炎将这种构思慢慢道来,届时不仅要在天墓内部布置大阵,在天墓之外,也需要布置一所用于缓冲的封锁大阵。

“这种想法的确可行,但是想要做到这点,代表着和整座天墓对抗,你,有信心吗?”萧玄听到萧炎的解释,略微思考便明白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只是这需要力量太过强大,就算是九星斗圣,也只能勉强撕开天墓空间,要不了多久也会被强行挤出去,更别说创建长时间的空间通道。

这意味着正面抵抗整座天墓,不仅如此,若是天墓一直影响外界,恐怕随着时间的流逝,因为两界的冲突,整座天墓也会随之慢慢破碎……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