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劝刘备苟住

第一百四十四章 刘备,吾必灭之

第145章 刘备,吾必灭之

郭图首先反对:“不可,如此过于冒险,贼屯建在山中,易守难攻,随时可弃屯而走。若张燕不回兵护屯,岂不是邺城危甚!”

“不错,我们绝不可让邺城陷入险境,当今之计,唯有退兵保护邺城方为上策。否则,邺城若破,军心必乱,那时只怕我们会不战而败了。”

审配同样提议退兵保护邺城。

他们的家人甚至是族人都在邺城,如果邺城被破,首先受害的就是他们的家人。

袁绍也担心。

毕竟他喜欢的儿子袁尚留守邺城,还有小儿袁买和自己的妻妾都在。

田丰和逢纪虽然认为许攸之计可用,但是他们的家人也都在邺城,同样担心家人的安危。因此,即便他们不出声反对,也没有表示赞同。

其他将领更是纷纷出声附和郭图和审配,想让袁绍退兵保护邺城。

许攸看着众人,暗暗摇头,轻轻捻着胡须,面上现出冷笑,不再说话。

他早就看明白了,袁绍并非善断之人,好谋而难断,往往会顾虑的东西太多。

现在他不敢拿邺城来赌一把。

不过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张燕虽然率领十万人马南下往邺城行去,但是从他们的行军速度和所运粮草来看,很明显能看得出来,他们只是在虚张声势,引袁绍退兵解易京之围而已。

如果用兵的人是曹操,肯定会使用自己的计策,甚至会埋伏人马,等着张燕率众归来时突然袭击。

袁绍犹豫良久,终于说道:“子远之策虽好,只是邺城不可冒险,前次已经失守,此次不可再失。易京虽不可破,公孙瓒虽不能灭,但他也不能奈我何,我们先退兵回邺,再寻机会剿灭张燕,再灭公孙瓒和刘备!”

“大将军英明决断!”郭图赶紧奉承道。

袁绍当即传令,撤围退兵,赶回邺城。

张燕早已派人监视着袁绍的动静,此时见到撤围退兵,急忙赶回去禀报。

得知消息,张燕立刻传令停止行军,又再接到探马回报,确定袁绍真的退兵,离开易京,这才下令转身速行,赶回屯寨。

袁绍有六万兵马,张燕的目的是解救公孙瓒,而不是灭了袁绍。

以他的这十万人马,自知敌不过袁绍的六万兵马,不敢去与袁绍相对而战。

袁绍率领大军刚刚离开易京,便接到张燕退军的消息。

此时知道许攸所说是对的,张燕并非真的想去攻打邺城,只是扬声作势而已,目的是让袁绍退兵,解易京之围。

可是兵马已退,不可能再去围攻易京,要围,也得等下次了。

更不可能去攻打张燕的屯寨,他有十万人马屯守,又是据山而守,易守难攻,想攻也攻不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在洪武底下当小官
大明:在洪武底下当小官
穿越大明洪武时期,顾良成了一个小小的腐败县令。你问他怕不怕?当然怕啊。洪武帝是谁?那可是历史狠人,砍头就像吃饭喝水。“但我没得选啊,不腐败怎么进步?不进步怎么给洪武帝搞蹦迪,做酒吧,产业一条龙?”“这年头,什么都要钱!不腐没法运作啊!”顾良摊了摊手,看着围坐一圈的其他囚友。胡惟庸,蓝玉,李善长:“……”
小车仔
蒸汽大隋
蒸汽大隋
多次违规操作让主角被空气锤爆头穿越到隋末同名农村少年身上。别人穿越不是帝胄就是门阀俊秀,李平却只是个农户之后,并且刚穿越过来全村就已经死于乱军之下,无奈只能和几个小伙伴逃入山林。“农民就农民吧,好歹给我选个大城市啊,怎么是个山沟沟?还有我的金手指呢?怎么铁匠铺也跟着过来了,感情穿越后还得干老本行?”投靠李世民?加入义军?不存在的。看主角如何在隋末乱世中建立自己的工业帝国,并以集团制取代郡县制成为以
老夫和你拼了
红楼:什么?我是皇帝?
红楼:什么?我是皇帝?
误入红楼,叫张破厄,当了皇帝,学会拉扯,劳逸结合,贪爱美色。
于中悦
谋晋
谋晋
本书轻穿越、无系统、非爽文,只是沿着真实历史脉络演绎的历史类小说,喜欢研究历史的可以一起探讨,喜欢看爽文的就没必要浪费时间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五胡乱华,中原陆沉,庙堂之上,禽兽当道,市井之内,野兽横行;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东晋的温峤、瘐翼、诸葛无绪、殷浩、蔡谟、司马昱、谢安、谢玄、王坦之、王彪之、刘牢之、刘裕皆是当世之能臣,成汉李势、仇池
石头阿愣
史上最强农民
史上最强农民
李长生意外穿越到平行世界的古代山村,凭借穿越捆绑的金手指,精通医术,精通种植,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将小小的山村打造成战国时代下超然物外,人人向往的圣地。
小菜鸟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