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劝刘备苟住

第一百一十八章 粮食才是根本问题

第119章 粮食才是根本问题

东莱和北海二郡的郡吏和各县县吏全部出动,催收赋税。

但刘备有明令,不许逼迫百姓,如果百姓实在交不出赋税者,可以宽限。

现在收取赋税的是刘备,但被百姓骂的却是青州牧袁谭。

北海和东莱二郡的百姓都知道,是青州牧袁谭限期三个月,让刘备交出二百万钱和五万石粮。

刘备才不得不催收赋税,更改算赋的数额和起征年龄,即使如此,刘府君也没有过分逼迫百姓,反而严令县乡各级吏卒不许暴力催收。

正因如此,百姓更加心向刘备而痛恨袁谭,同时怕袁氏兵马来攻,百姓们有能力的都足额交纳赋税,赋税收取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

刘政带领三千新募的兵士躲在泰山郡与齐国交界处山中一切顺利,附近的百姓都相信他就是贼首管承,一些富足人家还被抢走了粮食。

只有刘政知道计划,其余兵士都不清楚为什么要躲在山里扮成贼寇,有人提出疑问,刘政只说是为了训练。

他们确实每天都在训练,而且刘政为人豪义,与兵士同食同卧,武力又不弱,颇得士心。

刘备新纳美妾王夫人,为了早日生出儿子,也是比较努力。

但在刘备心里,每天都在惦记着大事。

他把周兴找来,说道:“军师,如今袁绍已经对我起疑,即使交出钱粮,也只是暂时稳住他而已。我们安心发展的时间不多了,东莱有兵六千人,北海有兵四千人,再有刘子权带在山里的三千泰山兵,我们有兵一万三千人。”

“此次加紧收取赋税,钱粮亦会颇足,我们是不是还要抓紧时间多募兵士,以备袁氏兵马突至。”

刘备心里明白,袁绍这次让自己交出钱粮,就是对自己的一次试探。

既然是试探,说明已经怀疑。

而自己再发展下去,袁绍必定看出自己的志向,派兵来攻是迟早的事。

迟来倒是不怕,现在就怕他早来。

现在只能拖延三个月的时间,时间一到,钱粮就算自己抢回来了,其中还有可能发生变故。

如果袁绍识破是自己的人抢走了钱粮,袁氏兵马一样会来。

所以,一定要准备好兵马与之相抗,做好据郡而守的准备。

东莱有六千兵,其中三千人是新近召募之士,没有作战经验,现在又归入军屯去一边种田一边训练,在战力上肯定不能和那些经过战阵的人相比。

北海的四千兵虽然都是精兵,但现在也有两千人暂时归入军屯,刘政那三千人也是新兵,上阵时也会不如老兵。

刘备的想法,是想再召募五千人,这样自己的兵马就将近两万人。

现在公孙瓒还在幽州,袁氏兵马就算来攻,也不会全力而来,袁绍既要防公孙瓒,还要防曹操和黑山贼。

有近两万人在手,就不怕袁绍兵马来攻了。

唯一担心的是公孙瓒被灭。

万一公孙瓒灭亡,袁绍北面无忧,就会腾出兵力来对付自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站奴
站奴
难不成是因为前世随意断更,竟遭老天恶意穿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主角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更可气的是现在自己的身份竟然是一名奴隶。前身跟随着同样的三蕃俘虏来到了这被认为是苦寒之地的东北,被发配作了一名可怜的站奴。此时他发现驿站内只有一人看守……于是他决定反抗!“毋宁死,不为奴!”(本书别名:我在东北建八旗)
晓晓松松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为大汉朝廷,请义父赴死!”刀光起,人头落。吕布重生,却再一次斩杀丁原,做出与重生前相同的选择。但他绝不重蹈覆辙。这一世,他要五湖四海遍插“吕”字大旗!
羊高马大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民国十七年,随着一代宗师燃灯的去世,继承他毕生所学的三个徒弟下山了。天才的张青曌、天赋异禀的郭奉孝以及血脉觉醒的张北风将会在天津城内掀起多大的浪花?随着两个俄国人的出现,似乎20年前的海河之王诸葛留香要复活了。三大家族?!牡丹会?!等待的他们是噩梦还是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神仙谷的一战让他们威名四海,同时郭奉孝也失去了双眼…
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