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劝刘备苟住

第七十九章 刘府君,你要为我们作主啊

太史慈连忙向周兴拱手行礼,周兴拱手还礼。

“回来路上一直听闻周军师之名,没想到军师竟如此年轻,听说军师曾在徐州连败吕布麾下二将,在东莱又亲手斩杀王营,看来军师不仅智多谋广,武力也是非常不凡啊!”

周兴谦虚道:“侥幸得胜而已,论武力,我远不如子义和关校尉张校尉,也不如刘子权。”

太史慈惊讶问道:“军师认识刘子权?”

“子权如今正在主公军中,只不过他领兵屯守长广县,不能来见你,日后你们必能相见。我听子权说起,当日曾随你渡海归州,说你有恩于他。他十分盼望你来回来与他一起辅佐主公,匡扶朝廷,平定天下,使天下百姓都能安定过日子!”

周兴故意提起刘政,好让太史慈对刘备更有亲切感。

本来自己跟刘备就已认识,现在认识的刘政也追随辅佐刘备,他再来追随辅佐,就不会有什么隔阂了。

太史慈果然大喜:“想不到刘子权也投归将军,子权亦是甚有智谋武力之人,将军有如此多的谋士武将,莫说东莱,青州之乱也可容易平定了。”

众人相谈,说起扬州之事,刘备惋惜刘繇之败,又说了一些期盼他击败孙策夺回扬州的话。

还说到了太史慈诈降孙策的事。

说到诈降,就要说到兵败被擒,太史慈也不顾忌什么,兵败是常事,张飞也曾经兵败,刘备更是丢失了徐州,这一切都没什么可避讳的。

太史慈明白,是周兴最先提到自己诈降孙策。

他是聪明人,自然理解周兴的用意。

自己本来不是诈降,但周兴这么说,说明他希望如此,同时也看得出来,这是个真正聪明的人。

太史慈对周兴怀着一点感激之情,感激对方让自己有了理由回归东莱,并且能够追随辅佐刘备,最重要的是母亲不会因此而伤心失望。

而刘备与太史慈相谈甚欢,听他说起扬州之事,还有他对于世事和兵事的见解,知道这是个大才之人,因而久久不舍离去,一直等到将要日落,才与太史慈告别,带着周兴和关羽张飞离开。

太史慈因为刚刚归家,要留在家中陪伴母亲几日,三日后再去城中追随刘备。

周兴今日是第一次见到太史慈,通过这半日的相处,看得出来这是个机智而又胆烈之人,与史书上所记一样。

刘备得到太史慈,看起来平平无奇,周兴却知道,关键在于自己提出的诈降孙策的说法。

如果不是有这个诈降的说法,又让太史慈母亲派人去扬州找到他,那他根本不可能会回来东莱,更不可能会追随刘备。

周兴又想到了孙策。

孙策失去太史慈是一大损失,而且,孙策此时或许还不敢相信,太史慈竟然是诈降于他。

估计孙策以后不会再这么轻易相信别人了。

刘备带着众人离开太史慈家,刚刚走出五六里,却看到前面道上跪着几十个百姓,其中有老有少还有妇人。

刘备急忙拍马奔近,那些百姓突然大声呼喊道:“刘府君,你要为我们作主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站奴
站奴
难不成是因为前世随意断更,竟遭老天恶意穿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主角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更可气的是现在自己的身份竟然是一名奴隶。前身跟随着同样的三蕃俘虏来到了这被认为是苦寒之地的东北,被发配作了一名可怜的站奴。此时他发现驿站内只有一人看守……于是他决定反抗!“毋宁死,不为奴!”(本书别名:我在东北建八旗)
晓晓松松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为大汉朝廷,请义父赴死!”刀光起,人头落。吕布重生,却再一次斩杀丁原,做出与重生前相同的选择。但他绝不重蹈覆辙。这一世,他要五湖四海遍插“吕”字大旗!
羊高马大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
民国十七年,随着一代宗师燃灯的去世,继承他毕生所学的三个徒弟下山了。天才的张青曌、天赋异禀的郭奉孝以及血脉觉醒的张北风将会在天津城内掀起多大的浪花?随着两个俄国人的出现,似乎20年前的海河之王诸葛留香要复活了。三大家族?!牡丹会?!等待的他们是噩梦还是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神仙谷的一战让他们威名四海,同时郭奉孝也失去了双眼…
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