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

第二十七章 比肩传奇

中年屯长刚冲上去,却又立刻被潘凤一掌打退。

胸口接连受到攻击,虽说未伤及肺腑,可皮肉已然红肿起来,如火灼一般疼痛。

可即便已经痛的面目狰狞,他内心却没有一丝一毫放弃的想法,指尖死死嵌入掌中,压制来自身体的不适,再度向潘凤发起进攻。

连续两次攻击都未能将对手击出擂台,潘凤觉得有些棘手,对手下盘十分扎实,再加上这股子永不言弃的劲头,让潘凤意识到自己的连胜之路开始变得艰难起来了。

闪身躲过对手的摆拳,潘凤右臂左腿一齐发力,誓要一举破坏对方平衡,将其制服。

可屯长也明显察觉到了他的意图,心中一横,直接前扑抱住了潘凤的腰,准备用贴身肉搏的方式消耗潘凤的体力,为之后上场的战友打好铺垫。

场下此时已经聚集了全场近半的人围观,四五千人将不大的擂台围得水泄不通,七八排之后的人就只能从人群的夹缝中艰难窥得,至于更靠后的人则只能两两携手,将一人扛在肩头,另一人只能听他转述。

可即便如此,依然有许多人向着潘凤所在擂台不断汇聚,甚至这个速度还在逐渐加快。

中山相张纯站在高台之上,也注意到了校场当中的异样。

“来人,去看看甲字号擂台发生何事,如此喧哗?”

见中年屯长奋不顾身的与潘凤战成一团,不少人当下便为其喝彩,在仲大败退以后,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能真正伤到潘凤。

可在众人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注视下,奇迹并没有发生,随着潘凤飞起一脚,中年屯长倒飞而起,跌出了擂台。

被众人接下之后,中年屯长顾不得擦拭口鼻溢出的鲜血,急忙说道

“继续上,别给他喘息的机会。”

应声,另一位屯长几乎在同一时间踏入了已经堪称潘凤一人领域的擂台当中。

一炷香过后,又一位屯长心有不甘的被潘凤摔出擂台。

可潘凤却也再没有了此前的轻松写意,不住的喘着粗气。

“五十三位。”一直在擂台旁观战的武贵缓缓点了点头。

四十位队率,十一位屯长,再加上一位军侯和一位军司马,这个战绩实在太过豪华,早已大大超出他的意料,甚至超过了他半辈子军旅生涯亲眼见过的每一位军官。

不由得,武贵突然想到自己还是大头兵时,曾听闻的那些军中传奇,以潘凤当下的表现,甚至都足以和他们相比。

当然,只是起点足以和他们相比。

至于之后的发展……

武贵叹了口气后,不再去想。

人都说时势造英雄,可更多的时候,时势只会埋没英雄。

不过,光是好好消化此战的收获,都能让潘凤受益匪浅,甚至两年内都有望晋升武将境界。

思索间,武贵也已经做好了登台的准备。

“可不是只有你们绝弩营才有傲骨!”

而在围观人群后方,屈大全已经凭借着从军前说书的底子,成为了一大片围观者的眼睛,替他们分析场面当中的局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
乱世新雄
乱世新雄
是传送,而非穿越。秦峰,李天鹏二人来到这个平行世界,碰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张三丰。两人从救人到敛人,从团结一致到兄弟反目,阴谋诡计,惊险不断,明潮暗涌,困难重重。围剿匪寇,对抗异族,与朝廷暧昧,与叛军扯皮,与诸侯周旋。占山为王,驱除异族,割据一方,称雄天下,为华夏文明的延续,为华夏民族的延续,不断书写着传奇。后期还有哪些传送者,两人究竟发生了什么?如何搅动这个世界?请收藏本书,静等故事发展。
雄心无畏
流寇开局,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流寇开局,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苍涵穿越即将被团灭的南诏镇北军,清醒后激活名将召唤系统。召唤高宠赵云,一路杀出绝境,成为流寇。剿灭山贼,占领地盘。在大国边境低调种田,攀升科技。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改良农业,鼓励商业。冶铁、铸币、提炼青霉素……一朝崛起,天下震惊。苍涵:争霸?不过是实力水到渠成后的碾压。
千里烟波一叶舟
锦衣月明
锦衣月明
智探平壤,勇闯王京,挥师南下,纵横驰骋。朝鲜八道国土上,大明锦衣卫与日本忍者展开一次次惊心动魄的较量。锦衣卫帅哥与江湖女侠情爱缠绵;日本女忍者对大明锦衣卫一见钟情,她能否弃暗投明,投入心上人的怀抱?朝鲜美少女因暗恋锦衣卫美男子而毅然献身;日朝混血女艺伎出淤泥而不染,与锦衣卫男友能否修成正果?放荡女忍者因恋父情结而与大明议和使上演一幕幕孽缘闹剧……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慈悲无敌
大夏第一太子
大夏第一太子
顶尖卧底穿越成废物太子,开局被打入天牢,六步成诗,证明才华,用惊天谋略巩固太子之位,和宰相斗智斗勇,和皇帝执子博弈,七国争霸……
捉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