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躲不掉的泡脚
按照疍民的惯例,人死,往往是直接用草席卷起尸体,悄悄埋到偏僻的荒滩野地中,并且不能被人看到埋葬的过程。
但王老汉却并没有这样下葬,而是按照汉人的习俗停尸了三天,供王老汉寨子里的亲朋好友们吊唁后才装入棺椁,埋在了土里。
从小一比划的手势中,张平安知道了原因。
王老汉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上岸,如今死了,这个愿望也总该让他实现了。
王老汉下葬后,张平安便在福州城内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都是针对于疍民上岸后的事项的,如不得歧视疍民;疍民们拥有和汉人一样的权力;允许疍民和原住民通婚、经商、蒙学等;允许疍民开垦荒地、拥有土地等等……
虽说这些东西只能治标,保持汉人和疍民表面上的平和,实际上福州城内的汉人骨子里对疍民的轻视依旧没有改变。
但时间久了,这些同样流着汉人的血脉的人,迟早会融为一体。
除此之外,张平安又让愿意上岸为民的疍民们互相帮助,修建房屋住宅,在之后的短短三个月时间,福州境内便多了一个名叫疍村的城镇,有疍民近五万。
疍村人虽说上了岸,但却并没有放弃老本行,依旧靠着打渔为生,只是如今可以将打来的鱼光明正大的摆卖出去了。
最初的时候并没有汉人愿意买账,但当“无意间”有了一个汉人开口夸赞疍村卖的鱼肥美鲜香后,疍村的生意便慢慢好了起来,直到后来,借着近海的便利,疍村甚至成了明朝最大的海鲜交易市场……
而在交代完疍民们互相协作修建房屋后,张平安便挥兵北上去拦截蒙元使者团了。
这个年代还没有那么发达的传讯手段,蒙元朝廷在接到陈友定的消息后,必然是先派使者团来确认此事,或者干脆就直接下发一道任命张平安的圣旨下来,要等到使者团到了福州之后才会发现福州沦陷。
再等到使者团将情况禀报到大都去,蒙元朝廷这才会发兵讨伐福州。
过了这么久,对方又是八百里加急,派人去追送奏折的信使肯定追不上,但是拦截蒙元朝廷的使者团肯定来得及。
只要使者团被拦截,蒙古人短时间内就不会得知福州沦陷的消息,自然也就不会派兵来攻打了,等时间久了,朱元璋那边都打到蒙古人老家了,那会儿蒙元朝廷自顾不暇,自然也就不担心这消息泄露了!
原本汤和是打算自己领兵北上的,在汤和看来,张平安到底是没领兵在前线打仗过,若是前去拦截蒙古使者团必然会和其交战,若是使者团人少还好,但要是人多了,出什么问题就麻烦了。
但此去北上,不光要去拦截蒙古人的使者团,还得招安方国珍,因此还是张平安觉得还是自己去合适。
见张平安心里有自己的想法,汤和也就不再规劝,只是再三叮嘱张平安一定要小心,更是将从应天带来的两万精兵全数划给了张平安,福州城内只留了十万疍民和数万俘虏来的原福州城守军。
张平安从福州出发的时候,除了带上了两万精兵外,还多了一个人——小一。
在得知张平安要离开的时候,小一死活不愿意一个人留下来,张平安想着小一在这福州城也没个认识的人,索性也就把小一一起带上了。
因为陆路上几乎已经被朱元璋势力彻底截断南北,蒙古人南下的道路只可能是从太原到西安,随后沿着朱元璋势力的边境南下,直到福州,而张平安要拦截使者团的话,只要逆着这条路北上就行了。
但在此之前,得先搞定方国珍。
毕竟累死累活地打下福建,不就是为了把方国珍稳住么?
两万大军直奔庆元,方国珍已经在城门口列阵迎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