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南下迎战陈友谅,因担心张士诚乘机偷袭,廖永安被安排在应天城外据守长江,此次随军征战的则是当初巢湖水军的另一位统帅俞通海。
廖永安擅于守,俞通海长于攻,此次迎击陈友谅,自然是俞通海率军更为合适。
除了俞通海总领战船外,陆军各将领也悉数到来。
为的,就是对方接近己方战船的时候进行跳帮战。
“善!”
朱元璋点头应诺。
……
水战一触即发,时日七月二十日。
利用射程优势,朱元璋一方在近两里外架炮轰击,湖面上阵阵水浪掀起数丈高!
陈友谅大军硬顶着炮火,朝着朱元璋大军冲锋而至!
俞通海乘坐战船,一舰当先,乘风发炮,焚毁陈军二十余艘舰船,陈军被杀和淹死者不知凡几。
虽说法克炮勇猛,但陈友谅战船借着长江水倒灌鄱阳湖的优势,终于还是贴近了上来。
陈友谅战船高大,仗着体型优势,近乎和持着火器的朱元璋一方打得不可开交!
战船上的士兵居高临下,弓箭齐射,更有甚者,直接将数斤重的石头朝着朱元璋一方的战船砸去。
最为关键的是,仗着船高,陈友谅大军唯有想主动发起跳帮战的时候,朱元璋战船才能和其短兵相接,这就是船矮的一个弊端了:从高处往低处跳容易,从低处往高处跳万般艰难!
一战足足打到黄昏,双方互有伤亡,不分胜负,这才鸣金收兵。
……
“纵是仗着火炮之利,我军占据的优势也不大,对方终究是船大,只要借助水势硬顶着我军炮火冲上来,我军便彻底陷入颓势了!”
“我军能和对方打个不分胜负,完全是因为对方前期冲阵损失太大的原因!”
“鄱阳湖口不同于长江江面,水势比风势更重要!”
“对方虽因为长江江水灌入鄱阳湖的原因,逃离不开我军追击,但要是仗着顺着水势攻击我军,其速度也将暴增!法克炮根本形成不了有效的杀伤!”
“敌方占据地利,要想破敌,唯有逼迫其离开入江口!”
“否则,近身战,我军讨不了好!”
……
战局初歇,朱元璋座舰上一众将领激烈探讨着局势。
而同样的,陈友谅一方也在激烈探讨,经过白天一战,陈友谅大军算是初步稳定了阵脚,而且和朱元璋大军战到焦灼,也让陈友谅因为洪都损失的士气弥补回来了一些。
朱元璋的大军,终究不是不能抵挡!
次日,双方再度展开激战。
徐达身先士卒,率舰队勇猛冲击,击败陈军前锋,毙敌一千五百人,缴获巨舰一艘!
但同样的,陈友谅一方也将朱元璋一方战船击沉数艘,甚至其中一艘战船上搭配着满编的法克炮,足足十架法克炮,随着战船沉没,也沉入湖底。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法克炮未被陈友谅大军俘获。
这一战,又打了整整一天!
朱元璋一方船小的问题彻底的暴露了出来:舰船低矮,不能仰攻,朱元璋大军接连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