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他坚持革新,对于那些尸位素餐之辈毫不留情。
在汴梁的时候,刘沆就一直都是如此的做派,到了秦凤路,怎么可能会改变。
来自于现代社会的李玮,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他为何会如此尊重刘沆?
原因很简单,就是刘沆这人一直都在坚持革新,是一个真正的士大夫。
老刘在汴梁中枢多年,却一直坚持革新,哪怕守旧派实力强大,连范仲淹都黯然收场,刘沆却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看看当年庆历新政的那帮人,如今都是什么做派,再看看刘沆,这直接就形成了鲜明对比。
韩琦,富弼,欧阳修,甚至是文彦博,他们谁还在坚持新政?
刘沆继范仲淹之后,成为革新派的领军人,并不是偶然。
但话又说回来,刘沆同样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他同样也是一个标准的文官。
特别是在对待武人的态度上,刘沆与韩琦他们并无不同。
对外战事之上,李玮有着自己明确的计划与目标,他与刘沆有着很大的分歧:
“安西军是骑兵,骑兵的作用就是用来进攻的,而不是守成。”
“进攻?你要打哪里?”
刘沆双眼之中精光一闪而过,他对于李玮同样不放心:
“你给老夫老老实实的待着,只要把洮州与河州经营好,三五年之后,你可独掌一军。”
哪怕是再过个五年,以李玮的年纪独掌一军,也是大宋最年轻的都指挥使。
刘沆不喜欢冒险,因为军事领域不是他的强项,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大宋自赵恒时代开始,在对外战争之中,就一直都是被动的一方。
特别是赵祯继位以来,大宋也就是出了一个狄青,就这样,还一直都是被动防御。
如今,大宋将星凋零,能够打仗的,会打仗的,除了眼前这个不确定的李玮之外,真的再也找不出来一个。
如果李玮只是单纯的武将,刘沆也不至于这么被动。
问题上,李玮这家伙,是一个根正苗红的皇亲国戚。
还有,李玮没有正式官职,刘沆都没有办法节制他。
刘沆的目标是政事堂,他不希望秦凤路的局势彻底失控:
“洮州与河州在手,岷州,叠州,宕州这三州之地,只要好好去劝说,完全可以重归大宋。
公炤,此乃不世之功,万万急不得,需要有耐心,国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决定的。”
那是按照常规来操作的,可李玮就是一个异类,根本就不能以常理度之。
背后有现代社会的支撑,李玮哪里会有那么多的顾虑:
“刘公,战机稍纵即逝,战阵之上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为主。
不管是西贼还是青唐吐蕃,他们现在还没有做好准备,这是咱们的机会。
卓罗和南军司那边,西贼再次派出游骑到了古渭寨西北部。
那些西贼游骑,只不过是一些部族青壮而已,还没有经受过太多的训练。
如果给西贼足够多的时间,西贼可以再次拉起一支骑兵,这才是最坏的结果。”
反正不管刘沆同意不同意,李玮都会攻打兰州地区,那里是他最为看重的地方之一:
“拿下卓罗和南军司,兰州地区就会落入我大宋之手。
从此以后,进可攻退可守,攻守异位,我秦凤路,就彻底变成了大后方。”
“仅仅依靠安西军?”
刘沆一脸凝重之色,他是真的不懂战阵,所以,他才如此被动:
“安西军全部都是骑兵,如何去进攻坚城?你想用雄武军?”
“如果有雄武军协助最好,雄武军不出动,我一样能够拿下卓罗和南军司。”
李玮有这个自信,他又没想过要西贼的人口与城池,他只是想要地盘而已:
“西贼善于野战,守城远远比不过我大宋,而野战,正是我安西军的强项。”
至于说屠城这样的话,李玮根本就没必要说出来。
哪怕西贼一味的坚守不出,李玮也有的是办法攻城。
整个卓罗和南军司,李玮压根就没有准备留活口,他要彻底抹除西贼在兰州地区的影响力。
兰州地区的西贼,有三个重要的据点,卓罗和南军司,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只是刘沆是什么人,老家伙瞬间就意识到了什么:
“你还年轻,莫要杀戮过重,有伤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