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当外戚

第113章 谋划军镇

第114章 谋划军镇

军寨之中,自从建立开始,还从来没有这么欢快过。

军士们帮着伙夫干活,大家干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哪怕是大汗淋漓,也没有人喊累。

白白的面粉,被不断的和面,之后烙成大饼。

大米更是被放到锅里蒸,一群没有吃早饭的年轻士兵,哪怕是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也没有人停下来。

而在李玮的那间木屋里,则是正在召开会议。

参会人员不多,除了李玮与王东宝之外,还有白明虎这个都头,以及三个队的队将。

一队队将,就是那个第一时间,带着人出去买牛羊的那个,名叫齐昌,是个精瘦的年轻人。

这家伙别看瘦,却是有着一身的肌肉,力气一点都不小,还非常的灵活。

二队的队将叫时川,跟白明虎是一个村里的人。

时川长得人高马大的,却是个大光头,在这个时代,光头可是一个稀罕物。

他不只是光头,连眉毛都没有,整个脑袋都是光溜溜的,怎么看怎么像一个黑不溜秋的卤蛋。

三队的队将是个吐蕃人,他给自己起了一个汉名,叫赵良,至于说原来的吐蕃名字,早就被他给彻底抛弃了。

整个三队的所有士卒,都跟赵良一样,是秦州本地的吐蕃人。

西北禁军之中,秦凤路这边的蕃兵是最多的,谁让在秦凤路,特别是秦州这里,遍地都是吐蕃人呢。

白明虎介绍完三个队将,李玮就一脸好奇的在那里看着时川:

“你是怎么把头剃这么亮的?一般人可做不到这个水平。”

时川习惯性的伸出手,在那里盘着自己的大光头:

“郎君有所不知,某以前得过一场病,头发眉毛全都掉光了,不是剃的。”

听说人家是生病的原因,李玮这才讪讪的放下手,打消了也去盘一下的冲动:

“官家让我来秦凤路,就是让我过来游历一下,顺便,也让我替他看看秦凤路的现状。”

扯虎皮的事情,李玮如今做的非常顺手。

赵祯这个护身符,无论如何,李玮现在都不可能丢掉。

先把赵祯给抬出来,最起码,也是给白明虎他们,吃一颗定心丸。

因为李玮早就发现,来到秦凤路这边之后,赵祯这块招牌,比在汴梁那边都好使。

帝王一直以来,都在维持自己的神秘性,在很多时候,确实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白明虎要投靠李玮,还不是因为在李玮的背后,站着的,就是赵祯这尊大神吗。

这不,李玮刚刚说完,白明虎他们就双眼放光,那种激动情绪,真的难以言表。

李玮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所以他继续在那里胡咧咧:

“秦凤路的那些人,咱们不必去管他们,他们也管不到咱们的头上来。”

赵良除了脸庞黑红之外,其实早已经跟汉民没有什么区别。

三个人之中,赵良脾气是最暴躁的一个,他第一个表达了对雄武军的不满:

“正该如此,某早就受够了那些鸟人们的气,郎君,您说吧,咱们接下来该干什么。”

白明虎假装没听见,在那里低着头看着地面,耳朵却是支棱着。

齐昌与时川两个,则是双眼囧囧的看着李玮,那眼神,热切之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期盼。

自从来到北宋这个时空,李玮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害怕,现在同样如此:

“什么怎么办?该吃吃,该喝喝,该操练就继续操练。

军服武器这些你们不用担心,我来解决,今后的军饷,全部都由我来承担。

从今往后,你们所有人,都跟秦凤路没有关系了,伱们,只是我李家的人,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

五个人齐声回答,李玮意外的看了一眼跟着瞎掺和的王东宝,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他继续开始自己的忽悠,反正现在白明虎他们,都变成了自己的人,怕个毛线:

“军寨这里还是太小了一些,咱们需要建立一座军镇。

不但能够阻挡敌人,还要能够管束周围的那些部族,让他们彻底服从于我们。”

军镇?

那投入可太大了一些,就秦州城里的那些官员们,压根就不可能会同意。

白明虎太了解大宋的官员了,就连禁军来的那些军头们,都不会同意:

“郎君,重新建设军镇,耗费太大不说,秦凤路的官员们,压根也不会同意的。”

“我需要他们同意吗?”

李玮从一开始,也没有想过要让秦凤路的那些人同意,毕竟,这非常的不现实:

“咱们自己选好地方,工匠我可以从秦州那里要,至于说钱粮,还是我自己来出。

不过这一切,还需要有你们的配合才行,明白吗?”

“不明白!”

又是一阵整齐的回答。

几个人听的一头雾水,就连白明虎也是满脑袋的问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