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傻医俏佳人

第281章 大开眼界的翠儿姐

第281章 大开眼界的翠儿姐

“你不用在这里干了。”

说完头也不回地跟上了徐明的步伐,“徐明好久不见,咱们一起吃个饭吧。”

“哦对了,这人是谁呀?你姐姐吗?”

李翠儿从未见过这么美丽大方的女人,加上她一身精美漂亮的打扮,更让她自卑到了土里。

原来阿明在外面都跟这样的女人来往。

在她们面前自己只是个土村女人,拿什么跟她们比?

面对这么多的美色诱惑,阿明真的不会动心吗?

徐明当然不知道她在心里想些什么,他很大度的揽着李翠儿的肩膀,有些骄傲。

“这不是我姐姐,是我的青梅竹马,现在也是我的未婚妻。”

一句话,两个女人都震惊了。

洛依兰没想到徐明居然已经有了未婚妻,而且还是这么个看起来淳朴简单的乡村女人。

而李翠儿则是没想到他这么直接,心情也跟着紧张起来。

“翠儿姐,我看旁边那家家常菜应该挺不错的,咱们去吃吧。”

徐明十分宠溺,眉眼带着几分温柔。

李翠儿受宠若惊,又想到刚刚的中餐厅,犯难了。

“要不还是算了吧阿明,这里的东西都好贵,我们买不起的。”

“不就是一餐饭吗?你还怕我养不起你?”徐明无奈的笑着。

看着两人嬉笑怒骂,洛依兰心里不是滋味。

长这么大好不容易有一个喜欢的男人,人家居然看都不多看她一眼。

这种挫败感让她心情烦躁。

不过想起今天过来的目的,洛依兰立刻打起了精神。

“我请你们吧,正巧我在附近办事,也要在这里吃饭的。”

“嗯,那怎么可以!”李翠儿下意识想拒绝。

然而徐明已经搂着她的肩膀跟了过去。

“不吃白不吃,翠儿姐你肯定也饿了,走起!”

徐明要帮洛依兰做事,蹭她一餐饭而已,肯定不会推脱。

这是一家具有韵味的古风餐厅,虽然是家常菜,却很有风韵的味道。

老板也是个审美高级的人。

这次有了洛依兰带路,再也没有人敢拦他们了。

坐下之后三人随便点了几个菜。

徐明想起洛依兰说来办事,有些好奇。

打算之后才知道原来洛家不仅生成大机器,还生产一些小家电。

这次来她是为了调研市场以及视察下属店铺的。

他想到刚才的冷风扇商家,便说,“你们小家电有点暴利呀。”

无心的话,却让洛依兰笑了起来。

“成本确实不一定很高,但有让别人买你的货是个问题。”

这就涉及营销和运营了。

徐明若有所思地听着,心中有了另一个想法。

洛依兰饭还没吃完就接到了经销商的电话,遗憾地跟他们道别。

“阿明,这位姐姐好像很有钱的样子。”

翠儿姐说着,满眼羡慕。

她羡慕的不是人家有钱,而是可以一展身手,自己一个人也过得很潇洒。

而她自己呢只能下地干活,身无长技,就是在给徐明拖后腿。

徐明揉了揉她的脑袋。

“她从小生在世家大族,有钱是正常的。”

“不过这个小家电行业,咱们也可以考虑参与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