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儿,却让工人们充分认识到了李晓平的温柔一面。
还有就是每个月其实工人们都有饭补,就是额外的补贴,但是这饭补是每个人五块钱,大部分工人的年纪都不小了,都是家里面有孩子的,所以李晓平就让人仔细调查了一下。
家里面有几口人,配偶是做啥工作的,全都仔细统计了一下,生活困难的,饭补双倍给,家里面条件还可以的,只有一个人独自生活的,饭补多给一块钱。
这样下来,所有工人其实拿到手的钱都是一样的,而且相比原来的价钱还涨了不少!
李晓平做的这些事儿,上面的人也都看在眼里,要是说起来对工厂的关心,其实那些领导不比李晓平差,缺的就是这么一个敢做事儿的人!
不过谁能想到这么一个表面严肃,其实内心十分温柔和蔼的副厂长,连自己儿子的信都不敢拆开看看?
……
好不容易拖到了晚上下班的时间,李晓平带着这封让他十分忐忑的信,回到了家里,这会儿妻子翁美英也差不多刚到家。
翁美英看到李晓平的样子,下意识说道:
“你咋了这是,咋还魂不守舍的?”
“没啥,儿子来信了……”
“儿子来信就来信了呗……你说啥?儿子来信了!”
翁美英顿时反应过来,大儿子几乎每隔一两个星期就来一封信,他们当然不担心,担心的是二儿子,打从插队过去之后,就再也没来过啥消息!
要不是通过县里面找的关系,每过一段时间询问了一下,恐怕翁美英早就坐火车赶过去了!
李晓平将被自己揉的皱皱巴巴的信纸递给了妻子,翁美英拿过去之后,十分利索的拆开了信封,一点儿都没有犹豫!
实在是太想知道儿子的近况了!
打开信纸的瞬间,映入眼帘的,就是爸和妈两个字。
“爸,妈,之前寄过一封信,不知道你们收到了没有,如果没有,那大抵是丢了,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希望你们不要担心,儿子一切都好!”
翁美英看到整齐的小楷,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感觉有点儿奇怪。
“这语气挺像咱儿子的,但这字儿为啥不太一样呢?”
当妈的当然认识自己儿子的字迹了,只不过李文波现在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回来的,多少也练过一些硬笔书法,所以自然会有些改变,让李文波去模仿当年自己的笔迹,也不太现实……
李文波并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但是这玩意儿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回来的,只能借口说自己练过一段时间的字儿呗。
从这句话往下,李文波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插队时候的见闻,当时他写的时候就感觉怪怪的,有一种写作文的久违触动,不过文笔还是相当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