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襄子自然也清楚这一现实,代地的体量不逊此时的赵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反噬,赵氏要想稳固新地盘,必须慎之又慎。赵襄子的举措是派自己的嫡子赵嘉镇守代地,并驻以重兵,统御北境,宣示赵氏对代地的永久拥有。
赵襄子恪守礼法,他在退位前将家主之位还给赵伯鲁一脉的子嗣。赵襄子临终前,赵伯鲁及其子已死,家主之位便交给了赵伯鲁的长孙赵浣,是为赵献侯。
然而赵襄子留在代地的儿子赵嘉并不认同父亲的安排,他继承父亲的遗产合理合法,凭什么让给一个堂侄?
赵浣一登位,赵嘉立即从代地带兵南下晋阳,驱逐了赵献侯,并自立为赵氏家主,是为赵桓子。
赵桓子在代地经营良久,加上赵襄子的支持,因此实力雄厚,代地的军力甚至盖过了中原的本家。此时代地已经融入赵氏大家庭,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赵桓子运气并不好,入主晋阳一年后就病逝了,他的子嗣不能掌控局势,被亲献侯的势力推倒,迎回了赵献侯,赵氏家主的位子回归赵伯鲁一系。
赵献侯鉴于晋阳地近代地,而代人系残余势力仍旧强大,为避锋芒,赵氏迁都到了太行山东麓的中牟。赵氏的核心地至此转移到太行山以东。不久之后,赵人又迁都邯郸,虽然位置靠北了些,但依旧和代地保持距离。
赵献侯及其子嗣对代地始终心存芥蒂,而代人对邯郸也毫无认同感。
正值初夏,无垠的草原犹如铺展在大地上的翠绿绒毯,绿意盎然;远望天际,碧空如洗,云朵悠悠飘过,似白绸带般点缀其间。
两匹雄骏慢慢游走在青草之间,时而低头啃食鲜草。赵雍一身胡服尽显干练。他身侧是代地之主赵源,他一身铠甲,英姿勃发,颇有沙场老将之风。
两人年龄相仿,赵雍虽有君王之威,与赵源相比,脸上却少了些杀伐之气。
赵雍眺望远方片刻,扭头看向赵源,笑道:“代地多临胡族,寡人听闻你久与胡人交战,骑术想必了得,今日寡人欲与君一较骑术,可乎?”
赵雍虽是赵王,又是雄主,赵源对其却不太信服,他亦笑道:“有何不可!”
赵雍马鞭一扬指向西方,高声喊道:“君可敢与寡人入胡地一探?”
赵源脸色微变,心中不禁对赵雍大大改观,单凭其敢单骑探胡之勇,其便不负赵国雄主之名。
随即,赵雍回首朝侍卫们喊道:“尔等守在原地!”说完马鞭一挥,骏马长啸一声,如离弦之箭般冲向远方。
赵雍骑术不弱!
赵源顿时收起轻视之心。但他也不甘示弱,冷哼一声,紧随其后,不多久二人便几乎并驾齐驱,驰骋于辽阔的草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