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分块儿,便是官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再就是明晰公与私,王室事务与国家事务逐渐剥离,这是后续的要务。
所谓分层,便在郡县两级制度之上再加一层州,楚国与中原各国不一样,他们就那么点儿地盘,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郡县,郡县之事,几个中央官员很快便能处理完。但是楚国不一样,它的国土面积比秦、齐、魏、赵、韩、燕加起来还要大,这要让熊槐处理所有郡县之事,那他是不干的。他也不会让昭阳他们这些中央大员忙于这些琐事。地方上的事,自有州牧去处理,州牧只要定时上报便可,至于对州牧的监督,会有的。
兵制改革,一为提升军队战斗力,二为减轻国家负担,这两点目前只有府兵制能够满足。府兵制的基础是按丁纳赋的均田制,这一点熊槐也早有准备,郡县推行的同时,也同时进行着料民量地,对土地重新分配。当然,也不是十分彻底,封君、贵族虽然必然要吐出部分土地,也却有限。楚国的封君、贵族盘根错节,势力不容小觑,熊槐也只能缓缓图之。
府兵目前只在扬州推行,积攒一些经验和教训,一旦时机成熟就将在全国推行,熊槐预计至少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在这之前他不会对楚国做伤筋动骨的改革。
军事上,熊槐创立了军参谋制,以孙膑任参谋司司首。在熊槐的认知里,楚国虽然不弱,但是在将才、帅才方面要比秦、齐差得多。秦国现在有司马错、魏章,樗里疾打仗也是一把好手,再过个二十年还有白起;齐国历来名将辈出,田盼、匡章也是世之名将。
楚国老一辈人中,田忌、孙膑、昭阳、沈衍都能打,对上各国名将也不会落下风,但是中青一代就要弱一些,等到田忌这些人故去,刚好是白起、匡章们大杀四方的时代,景翠、昭滑、甘茂他们无论如何也难以与其抗衡。
熊槐的军参谋制度,便是为白起、匡章这样的人准备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虽然主将能力不如你,但是我出谋策划的人多,纵然难以取胜,总不至于溃败。除却主将因素,打仗打得便是国力,只要能保证国力跟得上,再配上军参谋制度,纵然白起、匡章又有何惧?!
经济方面,他没有什么手段,暂且不考虑。
教育方面,是一定要做的。卫鞅虽然变法成功了,秦国强大了,但是他对待普通民众的态度却是:愚,这一点作为后来人,他是十分反感的,他认为只有民众才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根本力量,愚蠢自私的民族永远摆脱不了轮回千年的悲惨命运。
民众的思想要觉醒,他愿作启蒙者。
他要慢慢普及教育,让知识融入到民间。建立中央学府是第一步,如今已经建成的有百家学院、军事学院,正在筹划中的还有医学院;然后在地方上,熊槐准备建立县学、郡学,初期先教授一些浅显的道理,然后慢慢深入;再就是图书馆的建立,这个要以经济为基础,可先在郢都以及各州州治等一些发达地区建立一两座图书馆,撒下种子,坐等开花结果。
科技方面,墨家作为这个时代的先行者,很早就在熊槐的规划之内,将造纸术、雕版印刷术交给墨家一来给墨家壮势,二来也要让钜子风无尘以及墨家工匠们意识到科技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不亚于儒、法,墨家人不应该拘泥于传播墨家经义,让墨家一部分人转移到从事科技创新上来,天工院的建立便是为了让楚国从根本上重视技术,而不是将其看作是奇淫技巧,而且熊槐还告诉了风无尘演绎与归纳的区别。可以说,熊槐将科学的萌芽寄托在了墨家以及天工院身上。
这是到目前为止,熊槐在变法上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