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轩放黜鹤冲天

第107章 矾楼抢座

这是一个风云际会、龙蛇混杂的夜晚,是一个充满欲望和想像的夜晚,今晚的这些人物注定要在历史风云中峥嵘显露,谁人流芳千古,谁人遗臭万年,谁人笑到最后呢?只能等待历史给出答案吧。

汴京人最喜闻乐道的就是这类诗酒歌怀、风流韵事,历来都挂在嘴边上,以至很久之后谈论起来仍然乐此不疲。

这场宴会更使一位早已蜚声大宋国朝,特别是在东京汴梁家喻户晓的填词名家柳七红上加紫。开封城内数不清的歌女,自此都以不认识柳七为耻,认为没见过柳七或不会唱他的词,就不配做歌女。以至伎家都道:“谁人不识柳七面,羞为歌楼唱曲人。”

这场盛宴的特别之处在于,客人来得并不多,但排场大,花的银子多;名伎如云,多是不请自来;新人绽放,成就了几名顶尖的歌女;轰动效应大,影响长久。为此,又有人填了一首《鹧鸪天》词,记下了这场矾楼盛会,词曰:

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公

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招贵

客,引高贤,楼上笙歌列管弦。百般美物珍

馐味,四面栏杆彩画檐。

闲言少叙,我们还是静下心来从头演绎这一段千古传奇吧。从这一晚开始,人们便可以踏着大词人柳七的脚步,徜徉于花团锦簇的宋词之旅,感受那扑面而来的风帘翠幕的多姿多彩,聆听那悦耳的巧笑歌喉,欣赏靓丽、青春奔放的市井风光。

前首诗中提到的梁园代指东京汴梁(即今河南省开封市),汴梁又称汴京、东京、开封。早在春秋时期,郑庄公在这里修筑粮仓,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到了西汉景帝时,为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改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西汉的梁孝王封疆于此,他在开封城南大兴土木,建了一座豪华、壮观的别馆“梁园”,很快成为全国文人追逐、向往的中心,有了“梁园虽好,非是久恋之家”的典故。

唐时以开封为中心设立汴州,由于汴水漕运在货物运输、人员流动中的巨大作用,位于汴水上游的开封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开始繁荣。

中华词史上最早的几首词中有一首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说的就是这一时期。

到了宋代更不用说了,建都于此。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宋代的开封城在当时已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它的繁华、开放、包容,独领世界百年风骚,开封发展成为百万人口的大都市。

开封这块土地上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后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在此定都,可称是几朝古都了。

大致明白了这一沿革,我们就不必再纠结汴京、汴梁、东京、开封这几个名称了,总之都是指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本书融合科举+感情+朝堂+官斗+战争等各种元素)赵琳,本是华夏最为年轻的古文学教授。穿越后,成为了大周一个享有“文曲星”“神童”人设的少年童生。却被提学大宗师,断定为“为人轻浮,终生无成”。面对人设的即将崩塌,他凭借着两世的超凡智商、才华,一举拿下院试案首。乡试中,更是一举夺魁,成为解元,夺得“中原第一才子”的名号。他鸿运滔天,救下的乞丐是书画诗词四绝的江南第一才子。大周魏王、未来的储君、皇帝,
林桐
站奴
站奴
难不成是因为前世随意断更,竟遭老天恶意穿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主角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更可气的是现在自己的身份竟然是一名奴隶。前身跟随着同样的三蕃俘虏来到了这被认为是苦寒之地的东北,被发配作了一名可怜的站奴。此时他发现驿站内只有一人看守……于是他决定反抗!“毋宁死,不为奴!”(本书别名:我在东北建八旗)
晓晓松松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为大汉朝廷,请义父赴死!”刀光起,人头落。吕布重生,却再一次斩杀丁原,做出与重生前相同的选择。但他绝不重蹈覆辙。这一世,他要五湖四海遍插“吕”字大旗!
羊高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