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也讲过,还有个叫薯粉的东西,简直好吃的掉牙,他当时一口气吃了三碗,我这趟进三河县倒货,就准备要尝尝来着。”
“你们说的是许福记,还是徐福记啊?”
“反正不是许就是徐呗,咱去尝尝。”
几人朝摊位靠近。
牛有铁见况嘿道:“咋还有跟三平哥牌名相同的,好像他们卖的东西也是薯粉跟酸梅汤!”
相比之下南山叔眼光洞明得多,一语中的:“他们这不是相同,而是模仿三平,换句不好听的话讲,在卖假货。”
“啊?这可不行!”
牛有铁当即准备下车去跟几人理论。
南山叔制止道:“别,还是回去后告诉三平,看他怎么处理吧!”
毕竟有半辈子的阅历在,南山叔做事考虑的更全面些,这些人为何不在县城中摆摊?因为有翠云楼,春香斋两家正牌坐镇,本地人不但不光顾,还会嗤之以鼻,县城西门的情况则不同,大多为走商送货的外地人,以假乱真用盗版宰客再合适不过。
因为外地人知道的,只是许福记的声名,而非本物。
等他们日后接触到真正的许福记,这些人恐怕早赚得铂满盆满逃之夭夭,或者转移阵地再坑别人。
能想到从外地人下手,足见他们有势力组织绝非流氓小贩,只凭借自己跟牛有铁俩,恐怕很难讨到便宜,由许三平定夺,是最正确的选择。
约莫半个多时辰后,东崖湾作坊中,南山叔把盗版徐福记逐一讲述。
牛有铁愤慨地说:“三平哥,竟然冒用你的招牌买假的酸梅汤,必须教训他们!”
他没有过多商业正版盗版区分的理念,只是纯粹的不想有人占自个三平哥便宜。
周寡妇则挽袖表态:“要不给董小姐支会声,抓去蹲牢子?”
许三平略作思索:“他们这行为的确有触犯律法的嫌疑,不过……整的县衙出面似乎小题大做了!”
“行……行吧!”
意见未被采纳,周寡妇表情略显耷拉。
许三平慵懒地打个哈欠:“都早点休息吧,南山叔,有铁,明天你们正常送货,咱三河县是个民风纯补的地方,相信讲道理能够讲得通,徐福记的事,明天我去处理。”
第二日,天淡风清,阳光明媚,三河县城西门外笔直宽敞的大道边,一家名为徐福记的地摊迎着初日开张。
五六个男人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舀盛酸梅汤,有的在搅拌凉粉,有的则卖力吆喝。
收拾还算利落帅气,特意整理过发型并配了件崭新衣裳的许三平,施施然朝这边走来,最终停在摊位前。
“哟,这位客家您要点什么!”
男人热情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