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扬天下

第177章 变化莫测

***

岳州城下,一阵鸣金之声响起,左军再次潮水般退去,只留下满地的尸体和血迹。

金声桓几万人马猛攻了两天,岳州城仍固若金汤,左军连城头都摸不上,在城下倒丢下了一千多具尸体。

派出扫荡外围战略据点的人马又遭到苏谨的骑兵袭击,又损失了一千多人。

而这时金声桓又接到一个消息,本来取道往荆州准备追击大西军的凌战,率一万大军已经折返,经华容道向东穿插,准备劫自己的后路。

几万左军有损失,没进展,还有被前后夹击的危险,军心难免有些不稳;

偏偏一到夜里,大营四周就会传来一阵阵的歌声,歌声都是襄阳一带的的口音,有的如爱人低语般缠绵悱恻,有的如慈母唤儿般令人感伤,有的如儿女夜啼般断人心肠........

听了这样的歌声,几万左军被引动了浓浓的思乡情绪,自一年多以前被左良玉驱赶为兵,大家退武昌,走九江,往安庆,没个安稳的时候,大家从良民变成兵匪,四处抢掠杀戮,几乎迷失了本性。

这样的夜晚,突然听到故乡的歌谣传来,想起在家乡的安定生活,想起白发苍苍的母亲,想起往日的恋人,想起弱小的儿女,人性中良善的一面被歌声引发出来,莫名的伤感顿时浸透心房。

这使得左军士气变得极为低落,金声桓心知再这样下去肯定是军无战心,不战自溃,于是派出大量人马驱逐大营外的“歌手”。

但问题是出动的人马少了不顶事,歌手们无孔不入;派出的人马多了,自己就把自己折腾着没法安生。

就在金声桓万分头痛的时候,河南发生的一件事传到武昌,让准备增兵岳州的左良玉犹豫了。

事情是这样,李自成主力转战陕西之后,留守河南的兵力本来就比较薄弱,而红娘子的六七人马不知为什么,又向开封一带转战,使得襄阳至洛阳一带的大顺军更加薄弱。

这个时候,汝宁一带有两个地主,一个叫刘洪起、一个叫沈万登,竟各自组织起数百人的地主武装,分别击败了留守汝阳、洛宁两县的大顺军,占领了汝阳与洛宁城。

由于大顺军一直以来对各地的官绅地主打击过于狠厉,各地官绅地主对大顺政权自然是极为仇视。

刘洪起和沈万登轻松颠覆了大顺政权在汝阳和洛宁的统治,就象一个火把扔进了干草堆里,瞬间点燃的大火让各地正遭受压迫的官绅地主看到了希望。

于是纷纷组织起来,对大顺政权展开猛烈的反扑,短短时日内星星之火便呈燎原之势,宜阳、伊川、新安、渑池等县纷纷被地主武装颠覆。

负隅于郧阳的一带的明军亦趁机反击,攻城掠地,大顺政权在河南的统治一时之间变得岌岌可危。

此时李自成在关中正分兵数路,扫荡陕北、河西、汉中等地的明军残余,对河南的叛乱一时鞭长莫及。

留守襄阳的大顺军将领郑四维刚趁张献忠放弃荆州西走巴蜀、而左良玉与秦牧忙于大战岳州之机,派副将孟长庚抢占了荆州,不想自己的后院却起火了,汝宁一带刘洪起和沈万登点燃的星星之火不断蔓延,愈演愈烈,眼看连洛阳都已经岌岌可危,郑四维不得不迅速抽调兵力北上镇压。

如此一来,襄阳的守军又被抽走一半,只剩下一万多人。左良玉接到这个消息后,对继续增兵岳阳找秦牧拼命的想法动摇了。

从战略角度上来讲,没有襄阳,武昌是守不住的,这也是当初李自成攻下襄阳后,左良玉连武昌也不敢呆,一口气退到九江、安庆去的原因之一。

而且左良玉手下的士兵多为襄阳人,大家出来一年多了,都很想回襄阳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