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多年的技术发展,移动端的摄影技术,终于进化到了会自己根据环境选择光圈对焦,调整数据的水平。
虽然说正经的拍摄设备,也变得越来越优秀,移动端终究还是只有方便这一点还胜于外置设备。
但是就他们这样的随手取材来说,移动端已经很够用了。
郑家大宅并没有禁止拍摄之类的限制,毕竟说到底,这里展示的,只是一些寻常的老物件,没有太多的讲究。
这个时候,游客并不是很多,毕竟还是末冬初春时节,距离春分,惊蛰还远的很,远不是旅游旺季的水准。
再说比起这样在城市当中默默腐朽的老宅子,来到这里的游客,果然还是更喜欢繁华热闹的街市,又或者其他更为现代的活动。
专门调设的,并不算特别明亮的灯光下,除了他们两人,没有多少其他的游客。
于研学的目的来说,倒也不错,不需要在意不断流动的人群,留存下来的影像资料,也不会有太多杂项干扰。
这种老房子里头,不说比肩他们在朝歌见过的这个宫殿那座大宅,相较与外面现代化的都市,已经是很有民俗风范了。
“怎么说呢……很像是上面那些领导会喜欢看的东西啊。”陆常安看着手机中的照片,再看看周围的环境,如此说道。
用一种类型的偏,去概括所有老师的全,显然是不准确的,但是无论如何,上面的那些个领导,总是会有喜欢这样古朴环境,坚守所谓优秀传统文化,不太接受新鲜事物的。
若不是如此,他们这么个乱来的社团,在根本上就不可能成立。
无论如何,说到底他们是民俗研究社,能够传承当地特色,古来文化的东西,那些个有地方情怀,整日伤春悲秋,感叹年轻人忘本的领导,总是乐于见到的。
于陆常安而言,说实话民俗类的知识积攒的多了以后,对于这些东西,就有了很多不同的看法了。
老物件,老文化,不是旧就是好,重要的是背后影响这种文化,还有事迹形成的社会与时代因素。
像祭拜灶王爷,百姓对于五谷灶火,江湖民生的祈愿,辞旧迎新,天下黎明对于气象更新,时来运转的美好期待。
这些引生而出的东西,才是真正值得研究,值得记录的。
而这郑家大宅,能够修上这么大一座屋子,在这历经了时代变迁的城市里留存至今,也就能说明,当初的郑家,至少是有在一时风光无量的。
而这样的家族,早就已经脱离了百姓民生了。
比起让生活越过越好的祈愿,他们这里一处又一处体现而出的,只有大户人家的尊贵和奢靡。
比如用整棵大木雕饰而成,一看就非常费工夫,费金银的千工拔步床,比如数个灶头砌在一块,单纯为了方便他们吃食的内宅大灶,和旁边用来盛装浪费食物,由下人直接倒在宅外的泔水桶。
乃至是一直到近代,迁进来的洋玩意儿,拨盘电话和机械时钟。
要说有什么可研究的……这里墙上的那些个全息投影荧幕,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从这郑家祖上的繁华,到中间的起伏波折,一直到近代的,逐渐没落。
真说起来倒也有一看的价值,这种大家族的兴衰没落,总是很有意思的。
平民百姓整日为了生活奔波,指不定连混一顿温饱都麻烦,自然也就没空整什么情理纠葛。
再说了,虽然这地方也不是完全没有现代化的痕迹,但是要说民俗气息,这儿至少也比外面完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要浓。
至少那一座又一座的土灶,一面又一面的墙与地板,那一个又一个的老物件,真的是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
“红娘针:江湖民生天喜爷赐福之物,红丝纠缠,情意绵长(所纺嫁衣具有增进夫妻感情的功效)”
这里的修缮人员大概也不清楚到底何处有价值,何处并无用,说到底在普通人看来,一般的古老物件和朝歌的赐福遗物本来就是没什么差别的。
就像眼前,这位阶似乎并不算特别低的绣针,就这么插在一个明显年代并不相同的脚踏式缝纫机上,在陆常安陈怜的角度看来,颇为奇特。
当然,不说他们有没有兴趣当那破坏玻璃展示窗抢文物的人,这个玩意儿在他们见过的宝贝当中也完全排不上号,就像是当初那些个火工钳,木工锤一样,不算什么好东西,根本没那个必要,就当是长见识了。
这里的大部分东西都是这么个情况:“夜香盖:江湖民生天夜香公赐福之物,夜来旱香,无福消受(掩盖各种各样的气味)”
像眼前这个,放在雅间里的桶盖。
夜香,这是古人做的修饰,专门有个相关的职业名叫夜香车夫,只有在大清早天还没亮的时候才能见到他们。
以各种各样的公共旱厕为节点,在城中拉着大车穿行。
那具体是干什么的……很明了了,就是处理旱厕里那些东西的,运到各种集中处理点,又或者卖给城外面,小村镇里的农民。
“城里的姥爷精细的粮食吃得多,有营养。”
名字听着高大上,说白了不就是一个马桶盖子。
除此之外,还有外面,不容易损坏的铁锅和大勺,书房里头不受虫蚀,沾水不湿的宣纸,还有床上具有安眠安胎作用的喜娃娃瓷枕等等。
“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留叶村里闲逛的时侯。”这些很有生活气息的赐福物,陆常安可再熟不过了,毕竟他已经去过不少村镇城市了。
相比之下,社长小姐看的居然还饶有兴致,属实也是大小姐下乡见世面,没见过效果这么接地气,又或者直接说,鸡肋的赐福物。
“有空带你找几个村子走一圈,到处都是这种东西。”陆常安如此说着,走到了宅子里,着墨众多的厨房区域。
从门口的全息展示板上,他们就已经知道了这里。
毕竟古代的大户人家,为了显现与众不同,总是要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好好享受享受的。
不然说实话,赚那么多钱,也没啥意义。
那个年代娱乐方式匮乏,除了去各种街市园子里头砸钱,也就是琢磨琢磨吃穿住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