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要迁都了

“……少爷慎言。”

“……”

且不提城门口如何,却说那骑士带着圣旨一路策马奔驰,很快便抵达了行宫临近的内阁衙门。

翻身下马直冲入内,口中高呼:“圣旨到!圣旨到!”

这嗓子一嚎,一路上根本无人敢拦。

很快,正在与下属们开早会的王梁二位阁老快步带人赶了过来。

那骑士连流程都没走,直接从行囊里把所谓圣旨(书信)取了出来,双手呈交给了最前面的王礼。

王礼对比了下书信上的印信,这才撕开火漆看了起来,原本凝重的表情渐渐舒展开,眼里甚至带起一丝掩不住的喜色。

一旁,户部尚书陈济问道:“阁老,监国可是有何旨意?”

“杭州拿下了。”

简短五个字,在场原本面露焦急的六部重臣顿时全都面露惊喜,就连内阁二把手的梁文煊也是禁不住抚起了胡须。

陈济面带笑意,趁势问道“那监国的旨意是?”

这杭州拿下虽是大好事,但也不至于非要动用加急快马送到泉州来,所以肯定是监国另有旨意诏令,还不会是小事。

“杭州既下,监国之意,那我大明自是要再行迁都了……”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明白了。

也没多言,王礼随即拉上几人继续回去开会,只不过开会主题改为了迁都之议,同时还叫上了枢密院、军器局以及宣传部这三大不隶属内阁管辖的部门。

朱怡炅这边下令简单,只需说出自己要迁都就行,但这迁都具体要怎么安排,包括人力物力的调动,官员家眷,哪些官员该跟着走,哪些可以不用走,谁先走谁后走,怎么走都是有讲究的。

而且既是迁都,那军器局工坊要不要迁,枢密院要不要迁,要迁的话同样也是个大工程。

除了迁都以外,这杭州既下,如此大事怎能不好好宣传利用,好给大明政治造势。还有就是泉州毕竟做了几个月的大明都城,而今已然是日渐繁盛,这要是迁都杭州的话,那么泉州府又该怎么安排。

且,眼下大明地盘已然扩张至两省之地,原来明廷只有福建,所以没设巡抚大员,可是现在大明中枢要迁到杭州,那这福建鞭长莫及,是否也该学伪清设个巡抚了。

针对朱监国的迁都圣旨,王礼这一行文武重臣足足开会商讨了一个上午,眼看饭点都快到了才总算是拿出了个章程。

最终定计为三日后出发,但军器局工坊需得先行一步,毕竟军器局里面那么多工匠学徒,算上家属还有各种产线设施,不先走的话根本走不完。

与军器局同样先走的,还有内阁与各部高级大员,这自然也是为了先行将以杭州为首的行政中枢给立起来。

而且如何走同样也都定好了,为了能尽快前往杭州,不影响朝廷的基本工作,他们决定乘坐厦门水师的战船前往杭州。

这边开会敲定,王礼随即又进宫拜见王后,并将内阁拟定的方案全部说明。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先是军器局工坊的那些工匠学徒拖家带口坐船北上,他们知道这波迁都了,怕是未来也不会再回来了,这自然得举家搬走。

军器局搬家迁都的同时,宣传部那边也开始印发邸报,然后让各州府县官吏,将杭州大战添油加醋进行宣传。

那些有文化的士绅豪族信不信不管,只要百姓信了就行。

王礼等人安排完一应事宜,随即便也带上了各部主官及家眷,同样乘坐水师的船队北上杭州。

王后銮驾自然也是登船起驾,其中两千御营随行护卫,除去丫鬟宫女外,还带了好几个太医随侍,再算上太医的家眷。

一行人可谓浩浩荡荡。

嗯……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