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中场球员。
俞潇齐盯上了热刺的中场大将保利尼奥,但很可惜,工资比恒大开的低太多,保利尼奥甚至连头也不回,就加盟了中超。
正是中超盛世,有时候真的无可奈何。
天河体育场的夺冠荣耀,与杭州黄龙体育场的降级悲伤,随着2016赛季中超联赛的大幕落下而徐徐散去。作为签下“5年80亿元”天价转播合同后的第一个赛季,今年的中超联赛在整体投入上再创新高,明星外援外教接踵而至,“金元”风暴愈加猛烈。
然而,在支票飞舞、大牌云集的“中超盛世”图景下,中超联赛的整体水平,以及中超球队在亚洲范围内的竞争力并未得到明显提升。尤其是依托于联赛的国字号球队战绩持续低迷,更凸显出中国足球要想实现联赛与国字号球队发展的相辅相成,仍需付出艰辛努力。
1月,江苏苏宁以2500万镑的价格从切尔西签下了拉米雷斯,这创造了中超引援的纪录。
几天后,广州恒大就打破了这个纪录,从马竞签下了杰克逊-马丁内斯。
随后,苏宁再次打破纪录,花3800万镑签下了特谢拉。
那年夏天,上港加大了赌注,4500万镑引进了胡尔克。他那骇人听闻的工资立刻上了头条--每周32万镑。
与此同时,马丁斯以及登巴巴也以巨额的合同加盟了上海的另一支球队上海申花。
此外,佩莱、西塞、特维斯也都来到了中超。特维斯还签订了当时足坛最高的薪水,年薪超过3000万镑。
但是,中超的财务全是一团糟。没人看比赛,没人关注国家队。俱乐部的资金大量流失。
没过几年,各家俱乐部的预算开始大幅削减。苏宁已经破产了。最终,这变成了一场灾难,而不是一个梦想中的联赛。
人们都在谈论资金,却没有人关注中超产出的大部分都是垃圾。中超的电视转播权依旧无人问津,商业活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那个时期的中超,完全是个空壳子。
这样的足球泡沫也消失得非常快,苏宁在拿到中超冠军之后,下个赛季居然解散了,这无疑成为了足坛笑话,而恒大也没有坚持多久,资金链的断裂,让许多企业放弃了足球。中超的繁荣是依靠净砸钱,而实际收入(包括商业收入)与投入差距太大,恒大烧了一百多亿,其他俱乐部也是投入巨大,在本土就能拿到比留洋更高的收入,这也被看成国足没有进步的原因,相当于在自己的圈子里玩。
过了巅峰期的球星都能在中超拿到3000万欧元以上的年薪,俞潇齐根本就抢不过这群泡沫足球。
无奈之下,只能换目标了,俞潇齐是很喜欢保利尼奥的,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全能中场。
1988年出生的保利尼奥,16岁时进入了巴西奥塔克青训营,随后奔赴欧洲踢球,经过两年欧洲足球的历练后回到巴西。这一次他登上了巴甲的舞台,在巴甲豪门科林蒂安队中,保利尼奥遇到了罗纳尔多和卡洛斯,他们在一起训练一同踢球。两位巴西传奇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渐渐的他就成为了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力量,并且主力球队收获冠军。
在巴甲的精彩表现让他再次吸引欧洲足坛的目光,英超的热刺队以破队史最高转会身价纪录的2500万欧元将保利尼奥招致麾下,并且对他寄予了非常大的希望。但是甜蜜的相遇总是短暂的,热刺在少帅波切蒂诺执教后,保利尼奥的球队地位直线下滑,一个赛季仅仅出场了十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