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里的莫高雷旅店

第二百七十四章 陡然暴富

“科学的发展本来就是在无数次的试错中曲折前进,区区几千万交易点而已!哪怕能够在科学的地基上打下一块稳固的石头,那么我们的付出就算值得!”

会议室像开了锅一样,参谋们七嘴八舌的发表着自己的观点。

虽然激动的智囊团们说了很多话,但是市场里的哈莱仅仅只是错愕了一会儿,就接到了主文明发布的命令。

“市场的损失,由我们主文明来承担!”一个体型最大、皮肤都已经皱巴巴的章鱼外星人一锤定音,“拿下那些袋子,不论质量好坏,数量越多越好,我们需要大量的测试物和实验数据。数量超过两千个,我们给你发奖章!”

得到主文明的命令之后,哈莱立刻再一次露出了微笑。

“这有什么关系呢?起码这是利用空间技术制造的物品吧?”

“有吗?”考乌斯砸吧砸吧嘴,回忆了一下制作一个包包的全流程。

……找一个合适的空地,瞥一眼身上的材料是否齐全,接着点开“裁缝”图标,选择“月布包”“魔纹包”等一系列包包名称的其中一个,然后——搓!

小到银鳞铠甲,大到摩托车直升机,都是靠这双手一点点搓出来的。

虽然不知道这个“搓”是不是包含了某种特殊的手法和技巧,但是从理论上来说,空间技术……似乎、可能、大概有吧!

“那么回到刚才的话题,一万交易点一个,您觉得这个价钱还算合适吗?”

对方铁了心要买,而自己也刚好需要这批战舰,所以考乌斯很爽快的答应了。

“这批来自塞西里亚文明的战舰,清一色都是初级四级文明的现役主力战舰,对于三级文明几乎是碾压级的存在。”在确定了对方愿意交易之后,哈莱立刻又恢复了那个专业交易员的模样,“根据战力评估,这两个大型编队完全可以对一个三级文明造成毁灭级的打击,您甚至可以用一艘巡洋舰盯着对方的行星级旗舰打,而结果只有一个……您获胜!”

“当然,作为拥有高超战争艺术的阿斯加德,我在这里对低级文明的战争描述显得非常可笑。但是以您的眼光,应该一眼就能判断出我所说的话没有一句虚假!”

不需要阿斯加德,考乌斯就深刻知道科技碾压是何等的暴力。

——一如僧格林沁三万精锐被全歼,对方仅伤亡5人!

“核算一下,整个舰队一共需要多少交易点?”

“3500万交易点,尊贵的客人,您只需要3200万就可以拿走它们!”

三千多个包包而已!

在124事变中,当日在线的140万领主,有多少清空了身上的所有物品?没人能够统计出这个数字。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每个选择了“裁缝”这个专业的玩家,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小号做满各式各样的包包。而打怪掉落的、任务奖励的、各类活动兑换的……更是不计其数。

于是考乌斯慷慨的扔出了一个【便携黑洞】。

“找几个人来数数,应该只多不少!”考乌斯说,“如果有多的话,麻烦帮我换成飞船燃料、武器弹药,顺便找些飞船驾驶员帮我开到指定的地点。”

“如果还有多的,麻烦换成信用点。”

“我们打算在这里停留几天,买点日常用品……我想女武神们应该已经选好了货物,等着我过去买单!”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