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保护地球,你和歼星舰五五开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决议通过!

打开传送门到对面的异世界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哈桑帝国愿意派遣力量进行人道主义援助。”

哈里斯参政五十余年,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政客。在哈桑帝国的盟友,星洲联邦的试探下,泰拉帝国表现得十分强硬,哈里斯决定采用迂回策略逐步掌控罗曼帝国教堂。

教堂从西洲大陆转移到麦克罗斯岛,虽然在泰拉帝国属地,但终究演变为了公共安全事件,泰拉帝国不可能再轻易将教堂隐藏起来,要获取相关技术和情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营救泰拉帝国公民(黛娜),是一个获取教堂和异世界情报的重要机会,宜早不宜晚,如果营救对象确认死亡或失踪,短时间内恐怕就没有进入传送门的机会了。

“我同意老哈的做法,我们也愿意进行人道主义援助!”星洲联邦总统李一龙第一个附和道。

“我同意!我们也派人!”

“俺也一样!”

天启教和地球会的代表相继表示同意。

见到时机成熟,哈里斯依照计划,趁势抛出了自己的建议:

“罗曼帝国教堂、传送门和异世界终究太过危险,我建议,马上组建教堂安全监督委员会,对参与本次营救计划的成员进行监督,严密监视传送门的开启,绝不能从异世界带回任何可能导致人类灭绝的危险封印物。”

在会议开始之前,廖峰已经预判了商讨的走向,并将自己的预判告诉了王刚。

一切果然朝着廖峰预测的走向进行!

泰拉帝国总理王刚笑道:

“我方欢迎任何形式的人道主义援助,在此对施以援手的各个国家和组织表示感谢。

本着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我方同意组建安全监督委员会。”

哈里斯露出狡黠的笑容:“如果营救泰拉帝国公民的行动计划失败,传送门也未能及时关闭,出现了导致使魔入侵的事件,那么必须将罗曼帝国教堂转移到距离人类更远的公共岛屿,届时,教堂的归属再重做商议。”

决议最终形成,安全监督委员会由泰拉帝国、哈桑帝国、地球会、天启教、昂撒帝国、星洲联邦和玛加帝国组成,各国和组织将派驻监督官员到罗曼帝国教堂,对罗曼帝国教堂、外星人封印物和传送门的相关研究进行严密监督。

参加泰拉帝国公民营救行动的其他国家和组织,只有——

哈桑帝国、地球会和天启教。

昂撒帝国、星洲联邦和玛加帝国自知不是使魔的对手,就算派出救援部队,也很有可能全军覆没,因此没有派出部队参加营救行动,但均表示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将马上派出军队维护世界安全。

投票马上开始,由于采用了电子计票方式,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地球联合会轮值主席约翰逊宣布该决议全票通过!

门之海,公海区域。

哈桑帝国、地球会和天启教的舰队全速向麦克罗斯岛集结,登陆之后,地球会战士、天启教战斗修士和大量武器装备涌入罗曼帝国教堂。

迦太基教堂大殿,正在交谈的各国官员同一时刻接到了来自本国高层的电话。

一切同廖峰预想的一样,这些官员成为了第一批教堂安全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干事。

廖峰也接到了王刚的电话,马上开始执行营救计划。

感谢红鲤鱼大哥的推荐票!加油!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