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豪的游戏业务,已经全面的覆盖了,掌机、电视游戏机、街机、计算机四大游戏平台,而且实现了这几个平台之间的打通和快速移植。
在这四大游戏平台,陈兵最看重的,自然是电视游戏机和计算机两个平台。
在电视游戏机领域,英豪的游戏机累计出货量已经达到了2000万台,而在计算机游戏平台方面,英豪在83年的时候也推出了针对家庭娱乐市场的F系列计算机,累计也已销售了600万台。
英豪的电视游戏主机,此时已经推出了16位的第三代主机,但第一代主机也没有退出市场。三代主机分别在以99美元、199美元和299美元,同时在市场上进行销售。
这些主机都是向下兼容的,在灯塔、欧洲这种发达的地区,英豪的游戏销售,主要是以第二代、第三代主机为主,不少家庭已经开始主动的进行升级换代。
而第一代主机其实现在的销量依然很大,只不过销售的地区主要在、东南亚、拉美、东欧甚至进入了非洲。而在内地,虽然陈兵没有对游戏机展开大规模的市场宣传,但其实英豪的游戏机,也开始被悄悄的摆上了货架。
至于F系列的计算机,就是陈兵专门推出来,与odore公司竞争的。
英豪的F系列计算机定价一直是499美元,但这两年又进行过两次硬件的升级。
英豪的F系列计算机,专门增加了外接的设备,可以同时兼容英豪公司的所有卡带游戏,可以说是完全覆盖了电视游戏主机的功能。
而且,英豪在游戏发行上,也将电视游戏与电脑游戏两个平台进行了打通,现在英豪发行的不少游戏,都是同时拥有卡带和软盘两个游戏版本。
同时,英豪打通的不止有硬件技术平台,还有分销体系。
以前,英豪的游戏机业务和计算机业务是完全不同的两套分销体系,相互之间的区隔还是很明显的。
但这两年,围绕游戏,两套分销体系,进行了深度的融合。
英豪这些年,已经在全球建立了庞大的电视游戏主机分销网络,在全球的主要销售地区,都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英豪游戏产品的经销柜台。
英豪的F系列计算机推出来之后,不仅进入了原本的计算机分销网络中销售,而且也被放在这些游戏分销柜台之中且经过英豪认证的正版游戏软盘也被同时摆上了货架。
而在英豪的计算机分销体系中,虽然不会去销售电视游戏机,但却会把各种游戏软盘、游戏卡带,作为F系列计算机的附加产品,进行销售。
硬件平台与分销渠道的打通,使得英豪的游戏发行渠道彻底畅通起来,而英豪的游戏发行体系,经过两年的优化,也彻底的成熟了起来。
现在的游戏软件开发商,在开发游戏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去担心卡带生产和销售的问题,只要将研发出来的游戏软件,提交给英豪进行审核就行了。
英豪现在的游戏审核体系,比刚刚开始设立的时候,要宽松、方便了很多。
英豪只审核这些游戏中是否有粗制滥造、过度色情暴力的内容,只要满足这些最基本的要求,就可以在英豪的游戏渠道上,向全球进行发行。
甚至,英豪已经不再去主观评估一款游戏的潜在市场容量,而是把这些游戏的成败,彻底放到了市场上去进行检验。
英豪能够做到这样程度,已经远远超越历史上同期,游戏发行商能够做到的程度。
这种程度的服务背后,是因为英豪建立起来强大的游戏载体生产能力,以及销售数据管理系统。
英豪的游戏载体,现在是卡带与软盘并行。
软盘没什么好多说的,是非常标准化的产品,只要将内容复制到软盘上就可以,生产起来非常方便。
而英豪的游戏卡带生产,其实也已经做的几乎和软盘一样方便了。英豪有自己的卡带生产工厂,彻底实现了卡带的标准化生产。
英豪卡带中,使用的存储芯片,一直使用的是EPROM,这个是英豪自己就能大量生产的产品,在生产游戏卡带的时候,只要将游戏软件录入EPROM,再把这个EPRON安装在游戏卡带里面,贴上标签就可以出货了。
这种高效的生产体系之下,那些新开发出来的游戏通过了审核后,只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这些游戏的卡带或磁盘,就能摆上经销商的柜台。
传统的游戏分销体系中,有一个比较大的风险,就是生产力太多的卡带或磁盘,向分销体系进行铺货,但市场实际销量,却远小于预期,造成严重的积压和巨大的损失。
当初雅达利,在吃豆人和ET两个游戏上,就犯了这种错误,最终导致了雅达利的大幅亏损,加速了雅达利的崩溃。
但英豪这些年一直在搞企业管理软件,早就给所有的分销商,提供了库存管理系统。
在那些已经联通了互联网的地方,各经销商每天会将销售、库存的数据,都传回到英豪的总部。而那些没有互联网的地方,也可以通过邮寄磁盘的方式,实现了每周一次的数据反馈。
高效实时的进销存管理,在后世的时候,已经成为大型企业最基础的管理要求。但在80年代,却能够成为提升竞争能力的大杀器。
正是有了这种对全球经销渠道销售、库存数据的高效掌握,英豪发行游戏时,都是采用小批量试销,一旦畅销再快速补货的方式,也就极大的降低了游戏卡带积压的风险。
英豪对游戏开发商的收费也非常的合理和透明,在提供如此周到的服务条件下,英豪只收取开发商三成的利润,而将七成的利润,都留给了游戏开发商。
这样的收费,对于那些游戏开发商来说,是极其合理的,游戏开发商无论是自己去组织销售,或找其他的发行渠道,都不如与英豪合作更赚钱。
这就让这些游戏开发商,完全自愿的依附在了英豪的游戏发行渠道之上,专心进行游戏软件的开发,根本就不再想着要去与其他游戏渠道进行合作了。
历史上,任天堂也凭借权利金制度,建立起过一个相当强大的游戏帝国,只不过任天堂对游戏厂商的盘剥过于严苛,任天堂的游戏帝国不仅在游戏主机上,受到了世嘉等其他厂商的挑战,而且经常遭遇游戏开发商的叛乱和背刺。
但英豪的这个平台则不同,通过强大周到的服务和合理的收费,英豪已经把各路游戏开发商,彻底绑上了自己的战车,那些游戏开发商别说什么叛乱、背刺,英豪想要他们下车,他们都不会干。
两年的运营下来,经过不断的优化,英豪的游戏王国已经彻底稳定了下来,在没有技术大幅度变化之前,竞争对手想要通过商业竞争的手段,已经再难以撼动英豪的地位。
这两年,虽然任天堂和世嘉等厂商,看到英豪大赚特赚,进行了很多次的尝试,想要从英豪这里抢一块市场,却一直都没能真正翻起什么浪花。
去年一年,英豪的游戏收入,已经达到了55亿美元,而利润更是已经达到了22亿美元,主要的利润增长,都是来自游戏发行的分成。
游戏业务,陈兵现在已经彻底下放到了游戏事业部去管理,陈兵除了会按照记忆,偶尔给出一两个经典游戏的设计方案之外,已经很少插手那些具体的业务。
至于计算机业务,英豪已经是稳居了市场占有率的第二位,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三成,全球的销售收入,更是已经达到了50亿美元,利润超过了13亿美元。
到了现在,英豪的PC硬件业务其实已经彻底稳定了,已经不需要陈兵再花费太多的精力,未来几年,只要英豪保持着稳定的技术升级,英豪PC业务就会跟随市场的爆发,而持续保持着高速的增长。
对于PC硬件的业务,陈兵其实现在也基本下放了管理权限。陈兵也只是把软件业务、还有笔记本电脑研发,两个“不赚钱”的业务,保留在自己的直接管理之下。
游戏业务和PC业务的稳定获利,是英豪现在最重要的基石,能够为英豪的高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的现金。今年陈兵一直在外面跑,其实就是因为这两个板块的业务足够稳定,才能支持他在另外三个板块,进行深入的布局。
英豪的通讯业务板块,其实也已经实现了不小的盈利,只不过现在的这点盈利金额,相对于通讯业务的巨大潜力来说,还远远不值得称道。
英豪的通讯业务其实是有三个子板块的,固定电话通讯、移动电话通讯和互联网通讯。
英豪现在能够赚钱的通讯业务,其实还主要就是固话程控交换机、和BP机业务,而且市场也主要都是局限在内地,即使如此英豪去年的通讯业务收入,也达到了85亿,利润约30亿。
移动通讯和互联网通讯,其实都是未来的市场,现在还处于投入期,每年需要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英豪在通讯上赚的钱,几乎都重新化作了研发投入,被花了出去。
这样的高度投入,至少还要进行个五六年,等到进入90年代,移动通讯市场和互联网真正爆发之后,才能进入真正的利润回收期。
到了那个时候,英豪的通讯业务的获利能力,就会迅速超过游戏和PC,成为英豪最大的业务支柱和现金来源。
至于英豪的半导体业务,更是处于需要持续进行大规模投入的阶段,甚至连布局都还只是刚刚开始,远没有真正的成型。
说起来,英豪现在能够大批量生产的芯片产品已经有好几种,电视机芯片、EPROM、Z80、DRAM都已经实现了持续稳定的量产。
但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是英豪在自产自用,对外进行销售的数量,远没有自用的多。因此如果,单纯看对外的销售收入,英豪半导体的销售额并不大,所有产品加在一起,总的销售额只有3亿美元左右。
在这些已经量产的产品之外,英豪其实已经在陆续推出一下新品,如FPGA、闪存等,这些都是很有潜力的产品,只是暂时还没有进入大规模量产的阶段。
如果单纯看几个英豪几个半导体工厂的报表,英豪的半导体业务其实也是盈利的,虽然盈利的规模较小,只有4000万美金。
但这点盈利,与陈兵在研发和扩产上的投入比起来,就完全不够看了,连塞牙缝都不够。
说穿了,陈兵现在就是在拿游戏和PC赚的钱,在不计成本的向半导体产业砸去,否则英豪的半导体业务,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现在这种超常规的快速发展。
至于最后一个板块,家电业务,是去年才开始成型的,陈兵这一年在外面奔波的时候,也一直在为家电业务的发展,进行这个各种布局和铺垫。
去年,英豪的家电产品总收入,其实已经接近了80亿人民币,其中以电视机的销售收入为主,其他产品的营业额还不算大。
英豪的家电收入中,内外销的比例大概是一半对一半。
外销中,给灯塔RCA供货的近300万台电视机,就有超过30亿的销售收入,剩下的主要是销到了东南亚。
至于英豪在内地市场销售,也不止是以终端产品的形式,还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以核心配件的形式。
家电是极容易膨胀出巨大销售收入的行业,但家电的利润率就没有办法和英豪的其他业务比了,80亿的销售,给英豪带来的利润,其实只有不到10亿人民币的利润。
在如今的英豪庞大规模下,只能说是略胜于无。
在这五大业务板块之外,英豪其实还有一些零散的其他业务,例如英豪科贸的零售业务、英奇电子的代工业务等,都有不错的潜力。但与这五大板块业务的规模比起来,还差了一些,暂时只能算是其他的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