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在影音领域布局极深,但陈兵并没有准备效仿索尼去深入布局电影产业的打算。
索尼是霓虹公司,虽然在灯塔也会遇到各种的歧视,但总体灯塔还是在把霓虹当马仔,对霓虹的文化进入灯塔并不会严防死守。
但英豪不同,哪怕英豪注册在香江,也是不折不扣的华人公司,何况陈兵又一直持有的是华国的护照。英豪如果想要学习索尼,去深入好莱坞,注定要被诸多刁难。
至于华人的影视产业,市场规模狭小不说,其中糟烂的程度,一点不比西方差,很多方面甚至犹有过之。
陈兵没有兴趣去插手糟烂的影视圈,但英豪未来要涉足的消费电子,又必然与影音娱乐领域结合的日渐紧密。
怎么办哪?陈兵这几年深入考虑之后,终于找到了适合英豪公司切入的点,就是影音产品的发行。
之前,英豪弄了一个唱片公司出来,其实就是在做流行音乐的出版发行。
经过这两三年的运作,英豪的唱片发行业务,已经不止被局限在了香江,更是已经获得了内地的牌照。
内地的文化领域,其实一项是管控非常严格的领域,英豪能够拿到相关的牌照,本身就是依靠与内地长期合作,才能够获得的特殊待遇。
而这次,陈兵想要布局的则是电影的重要发行环节,院线。
电影不止是文化娱乐产品,而且是一种工业。
一个完整的电影工业产业链,其实包括了电影制作、发行、上映三个产业环节。
电影制作环节,主力就是各种电影公司,如好莱坞知名的六大电影公司、香江的邵氏、嘉禾、永胜等。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要观看的是电影中的内容,因此对这正生产电影的机构,往往最为关注。
而消费者想要看到电影,就需要去影院,影院才是消费者与电影,面对面接触的真正场所。
院线就是由多个影院组成的,专门经营电影上映的商业机构。
至于发行,其实往往是隐于幕后的,是负责联络电影公司与影院进行的中介渠道,需要在电影行业内有深厚的人脉。
陈兵对于搞电影公司毫无兴趣,也没有去搞电影发行的那种人脉和精力。适合英豪切入电影行业的最合适环节,就是院线。
英豪这两年,其实一直密切关注着香江的院线情况,而今年,也出现了英豪切入电影院线的最好契机。
香江60、70年代最着名的电影公司,邵氏公司,今年传出了要停止运营电影业务的消息。
陈兵前世是搞电子产业的,对于影音行业的关注,更多是宏观层面、产业层面,具体的一些业内细节,其实了解的并不清晰。
尤其是邵氏这种80年代就停产的电影公司,陈兵也只是在资料上简单看过一些记载,知道邵氏是在85、86年左右正式停止了运营的。
陈兵对于搞电影公司没有兴趣,并没有全盘接手邵氏公司的打算,但却看上了邵氏公司的两块资产,就是邵氏旗下的院线,以及邵氏多年积累下来的数百部电影版权。
陈兵之前一直叮嘱下属密切注意邵氏的消息,在接到邵氏有意停止运营的消息之后,还身处内地的陈兵,第一时间就拨通了邵逸夫的电话。
陈兵对自己的意图并没有做什么隐瞒,电话里直接向邵逸夫表达了对邵氏院线的兴趣,并且约定回到香江之后,就进行一次面谈。
现在陈兵终于处理完内地的事务,回到了香江,也就马上再次与邵逸夫约好了会面的时间。
两人的会面,依然是在半岛酒店。
说起来,半岛酒店名声能够那么大,邵逸夫可是占了很大功劳。
邵逸夫对于半岛酒店的下午茶情有独钟,经常在这里现身。
而作为娱乐大亨,旗下拥有TVB电视台和邵氏电影公司,邵逸夫的习惯,自然是吸引了许多的影视明星效仿,从而使得半岛酒店的下午茶,受明星效应的吸引,被民众广泛传播。
双方这次见面都不是单身前来,陈兵身边带着李世豪,而邵逸夫的身边,也跟着他的那位红颜知己方逸华。
英豪的业务主要是在海外和内地,与香江本地的商人商业往来一直不算多。
不过自从英豪收购了香江电话、香江电灯之后,英豪在香江商界的话语权,却是提升的极为明显。
英豪之前与邵氏电影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商业往来,说完全不搭界都可以。
但英豪与邵逸夫旗下的TVB商业往来却一直不少,英豪在香江每年都要投放不少的广告,而TVB作为香江最知名的电视台,自然是英豪广告投放的主要渠道之一。
TVB是香江着名的娱乐传媒平台,英豪算不上是TVB的金主,但也是TVB的大客户之一,对于陈兵有意接下院线资产,邵逸夫还是很重视的。
双方之前在许多场合都碰到过,彼此也算是熟悉,见面简单寒暄之后,陈兵就很直接的进入了主题。
“六叔,前面我在电话里,也与您讲过,我们英豪有意接下邵氏旗下的院线,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邵逸夫排行第六,六叔就成了他在江湖上的尊称。但能够喊声六叔的,也是非富即贵,普通人还没资格这么喊。
邵逸夫是有意要放弃电影业务,并不是落魄到需要变卖资产求生,因此提到这些院线业务的时候,他也没有什么尴尬之色。
“小陈博士,你们英豪现在在香江商场上,如日中天,你说有意接下这个电影院线的业务,我自然也愿意想让。
只是,我有一事不明,还想请你指教。
英豪一向是以电子为主业,虽然你们英豪旗下也有一家唱片公司,但似乎也不是英豪的重要业务。
这次英豪要接下我们邵氏的院线,是有意要大举进军电影产业了吗?”
小陈博士的叫法,是香江最近一年流行起来的称呼。华人比较尊总文化人,博士头衔是带有尊重的称呼,前面加上小陈,又会比较亲近一点。
英豪集团现在已经是香江商业的顶级存在,陈兵作为英豪的老板,身份与香江的诸多顶级富豪已经不相上下,甚至大有赶超之势。
但陈兵年纪又太轻,比很多香江富豪的二代还要年轻。因此在称呼起陈兵来,各种习惯性的亲切称呼方式,都感觉不太合适。
去年陈兵开始读博士,就有媒体开始用“小陈博士”这个称呼,然后就被当成了比较普遍的称呼方式。
陈兵对于这种称呼,其实没有太多的讲究,笑呵呵的回复到,“六叔,我对电影行业懂的不多,也没有要大举进入电影行业的打算,只是想要经营院线业务。”
邵逸夫其实对于陈兵这次要接下院线的要求,是有些意外和惊疑的。
香江不大,许多行业只能容纳下一两家龙头,象英豪这样资本雄厚的集团,现在居然有涉及影视娱乐产业,邵逸夫心中其实是有很强防范之心的。
别看他刚才说的好听,但没搞清楚陈兵的意图,他是不敢轻易将这些院线资产卖给陈兵的,以免弄出一个强劲的对手来。
“我们邵氏就从经营电影院线起家的,我做了一辈子电影,也经营了一辈子院线。
实话说,别看现在的香江电影市场似乎很热络,但电影院线想要赚钱并不容易,否则我也不会起了出让电影院线的心思。
不瞒你说,其实现在除了你们英豪之外,还有人也找上了我,想要接下我们的电影院线,就是去年成立的德宝电影公司。”
邵逸夫没有往下多说,但言外之意却很明白,如果陈兵不能说出要拿下这些院线的意图,邵氏就未必愿意转手给英豪。
陈兵对于邵逸夫的意思很明白,继续笑呵呵的解释起来。“六叔,我们英豪与你们TVB,这些年合作不少,您也应该知道,我们每年在广告投放上,都要投入不少的资金。
但电视广告投放,能够达到的效果,还是有局限性的,我们英豪这次想要拿下邵氏院线,看重的并不是这块业务的赚钱能力,而是作为广告渠道的价值。”
“院线还有这么大的广告渠道价值?这可是够新鲜的说法。
我们邵氏的院线,你们要接手,哪怕只是承租的形式,恐怕也要投入几千万港币,你一年在我们TVB投放的广告,也没有这么多吧?”
“六叔,我的帐可不是这样算的。要拿下邵氏院线,需要的资金确实不少,但这个院线可是有业务在经营的。
只要院线不亏损,这些投入其实是可以赚回来的,最多就是赚的少点,资金使用效率有些低罢了。
如果这样算,其实院线的广告效应是不需要我们英豪额外再投广告费的。
您也知道,我们英豪是不缺现金的,每年有大量的资金是闲置在帐户里的,所以对我们来说,资金使用效率低些,完全不是问题。”
陈兵这话说的其实非常的凡尔赛,也是点出香江诸多富豪对英豪最为羡慕嫉妒的一点。
对于世上大多数的企业来说,商业经营是非常注重资金使用效率的。
尤其是很多的企业,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大规模的借款,这些借款都是有很高成本的,一旦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赚到的钱就可能连利息都不够付。
但英豪确实是非常的特殊,几个主营业务,不仅利润很高,而且现金流也都非常的好。
甚至英豪旗下有些业务,还有大量的预收款。例如香江电话通讯服务,往往是客户预存了几个月甚至一年的费用在英豪的。
可以说,英豪是香江少数几个不需要看银行脸色,反过来需要银行努力巴结的企业。
陈兵的凡尔赛还没有结束,“听说您这两年回内地考察很频繁,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在内地大城市的很多地方,我们英豪都有树立那种大型的户外广告牌。
别看内地现在的物价很低,我们英豪要树起那么多广告牌,也是每年要花费不少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