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

第二二六章 英豪的半导体布局还需要两年来打基础

晶圆代工的概念其实早已有之,例如英豪的ARM项目,其实在陈兵入局之前,就是在与一家灯塔半导体厂商合作,有灯塔半导体厂商提供生产方面的技术支撑。

只不过,这种代工,现在还大部分都是厂商私下的合作。还没有哪家半导体厂商,将这种晶圆代工的业务,当成一种专门的业务模式。

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专业的晶圆代工出现,其实还要等两年。

这一段时期,霓虹的半导体制造能力已经超越了灯塔,许多需要晶圆代工服务的设计公司,纷纷开始找霓虹厂商洽谈合作。

等到广场协议、美日半导体协议之签订之后,张忠谋看到了霓虹半导体厂商受到了行业打压,才在1987年抓住机会创办了台积电。

英豪的海外工厂都是去年并购过来的,主要生产的也是DRAM,此前并没有与其他的设计公司,展开过晶圆代工的合作。

以赵、虞二人对陈兵的了解,知道陈兵既然在这个讨论会上,提出了晶圆代工的业务,就不会是小打小闹,而是要准备做成规模。

陈兵给二人的回答,也非常的明确:

“不错,就是晶圆代工。

我们从INTEL收购了7座工厂,虽然我们有自己的计算机业务,可以支持这些工厂的DRAM生产。

但无需讳言,在灯塔生产DRAM,生产成本太高,一直勉强的维持意义不大。

这些工厂里有大量的设备,也有大量的雇员,我们肯定不能轻易去关闭这些工厂。

那么,我们就只能想办法对这些工厂进行改造,来提升这些工厂的经营效益。

我们的李家坡工厂马上就要开始进入量产,只要李家坡工厂的产能开始释放,我们就要开始着手,陆续转移这7座工厂的DRAM产能。

那么这7座工厂用来做什么哪?

两个用途,一个是用来进行先进工艺制程的验证,另一个就是用于提供专门的晶圆代工业务。”

这七座工厂,在INTEL时期,就是虞博士在进行管理。他对这七座工厂的情况非常的了解,听到陈兵是准备对这些灯塔工厂进行改造,马上就点头表示认可。

之前INTEL是将自身定位成存储器厂商的,在8086和286两种CPU大量出货之前,DRAM才是INTEL的核心业务。

INTEL在出售DRAM之前,一年大半的研发支出,都是用在了DRAM领域,因此INTEL的DRAM技术,相比霓虹厂商并不落后。

但INTEL的DRAM业务却持续滑落,最后不得不整体退出了DRAM产业,说穿了就是受到这些工厂的拖累。

这些工厂生产成本高企、产品良率也存在问题。其实在卖给英豪的时候,就已经是不择不扣的不良资产。

陈兵去收购INTEL业务的时候,看重的是INTEL的技术,对于这些工厂本身也是有些嫌弃的,只是因为INTEL是在打包出售,英豪才不得不接手了这七座工厂。

但英豪也不是什么神仙。

灯塔的DRAM产业,已经集体被霓虹按在地上摩擦了。英豪接手之后,也不可能,就让这七座工厂立即起死回生。

这也是英豪在与INTEL达成协议的同时,立即就在李家坡建新厂的原因。

将DRAM生产继续放在灯塔,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前途。

过去一年多,李家坡的工厂还在兴建,原本灯塔七座工厂的运营,其实一直是依靠着英豪的输血在维持,但这绝对不是长久之计。

现在李家坡的工厂投产,能够全面接替这七座工行的DRAM生产任务,对这些不良资产的改造,也就势必要提上日程。

“总经理,灯塔的DRAM产能,你准备全部移到李家坡来吗?”

“李家坡是新工厂,设备也比较先进,就主要生产64K以上的DRAM就好,至于那些32K或更低端的产品,已经没有必要转到李家坡了。

就把这些低端产能,还有那些旧设备,转移到内地来吧。我们在内地不是马上就要再建一个工厂嘛,这个厂就来做低端的DRAM产品,与李家坡厂形成品种互补。”

虞博士点点头,对这个规划到没有任何的意见。那七座工厂,都是INTEL以前陆续兴建的,技术水平也并不一致,最老的产线,还在使用3英寸的芯片。

这种老旧产线,其实已经处于了被技术淘汰的边缘,转移到内地来,还可以做废物利用,榨取这些老旧设备的最后一丝价值。

内地受到巴统的限制,现在是无法引进先进半导体设备和技术的。

这些老旧产线留在灯塔已经豪无意义,但转移到内地,其实还是有些作用的,可以用来满足内地的低端需求。

“我们在灯塔有七座工厂,不需要同时进行改造吧?是不是该分个先后次序?”虞博士继续追问。

“那是肯定的,我建议第一批先改建四座工厂,剩下三个先继续维持。

这四个工厂的改造方向也应该各有不同。

其中一座直接改造成晶圆代工厂,开始尝试对外承接晶圆代工的业务。

第二座,改建之后,用来生产闪存芯片。我们与INTEL联合研发的闪存芯片,今年就会上市,用这个工厂来专门配合闪存芯片的生产。

第三座、第四座工厂,主要用来进行先进制程工艺的验证,不过这两个工厂的侧重应该有所不同。

我们现在成熟制程已经达到了6英寸、1.5微米。

其中一个工厂用来尝试8英寸的晶圆生产,这个现在还比较前沿,估计还需要有不短的导入周期。

另一个厂,晶圆还是采用成熟的6英寸片,但线宽方面,就要去尝试1微米,甚至更先进的0.8微米工艺。

剩下三个厂,暂时先等等,看看这四个厂的改造效果再说。

虞博士,这些工厂您最熟悉,选择哪些工厂去进行改造,就要麻烦你去具体安排。”

6英寸的晶圆片,已经是现在最先进的主流工艺,至于8英寸晶圆片,虽然市场上已经有了晶圆片的供应,但其实还没有哪一家半导体厂,采用八英寸的晶圆进行批量生产。

历史上,第一座8英寸晶圆的半导体生产线,是在1990年才开始批量生产的。

陈兵现在就直指画出一个工厂来,尝试向8英寸的方向上的突破,其实已经是真正在开始追逐最前沿的技术。

至于线宽方面,其实也差不多,微米级已经基本发展到了顶峰,前沿的技术在向亚微米下探。

半导体的制程演进,与其他的产业有很大的不同,并不是在实验室里,自己闷头偷偷搞开发就行的。

半导体的生产工序复杂,每一步的制程提升,其实就代表着大批的设备需要更新换代。

而半导体制程的前沿研发,也离不开与诸多设备厂商的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技术的进步。

因此,在半导体领域,其实大的技术研究方向,是没有什么秘密的,最多是在技术细节上,进行各种的技术保密。

听到听到陈兵要直接拨出两个工厂,用于8英寸、1微米的前沿技术研发,下面的诸多技术人才,一个个都面露了兴奋之色。

他们大部分人是不管经营的,只对先进技术的追逐,最感兴趣。

陈兵的这个决策,代表的可不仅仅是对老旧工厂的改造,更代表着英豪在制程研发上的,大手笔领先投入。

可以说,随着这两个工厂的改造,英豪的半导体领域,就是在全面开启最前沿的半导体技术研发。

别看之前,英豪已经有了十座工厂,但其实这些工厂的技术水平其实参差不齐的很。

这十座工厂真正说的上先进的,只有那个即将投产的李家坡新厂,而这个新厂又是生产DRAM的。

DRAM行业的恶化,这些技术人员其实最担心的就是,陈兵停止技术方面的投入。

陈兵明确了要在技术方面加大投入之后,这些技术人员,自然就不需要再有什么迷茫了。

“总经理,这些老工厂的改造计划,我们大概已经清楚了,回去我们就去拟定详细的改造计划,用最快的速度推进起来。

您之前与我在电话中提过,后面还准备继续在李家坡的建一个新厂?”

“对的,你们现在这个DRAM工厂马上就要量产了,现在应该可以腾出人力,来准备在李家坡再建一个新工厂了。

这个新的工厂,就不再是DRAM厂了,而是用于推进晶圆代工生产的。

专业晶圆代工是未来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会是我们英豪未来的核心业务。

这种晶圆代工厂,需要给客户提供的,是两个最核心的服务能力。

第一个,是配合客户早期研发需求,进行各种产品技术验证;第二个,就是帮助客户,完成大规模的低成本量产。

灯塔的制造成本太高,是不适合再加大产能建设投入的。未来我们英豪的主要产能,都要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亚洲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萌雪落情
萌雪落情
年幼时的她,肆意地哭,爽朗地笑,时而任性时而乖巧;不知何时,她收敛了情绪,学会了伪装,成为别人眼中完美的女人。是谁,带走了她的天真;是谁,利用了她的善良;是谁,折断了她的翅膀!他说,这些年,我是真心实意待你的,亦是真心希望你能过得幸福。他说,欠你的,我会加倍补偿。他说,任何你要离开的理由,我都不接受!
甯小初
归时说月
归时说月
见义勇为身死后李月意外穿越,幸得天道所赐福缘过了一段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的快活时光。有师门,有朋友,有情郎。美中不足只剩肉身偏偏是仙凡两界都不容的存在。已死过一回的异界孤魂本不将此放在心上,盘算着余生当条得过且过的四脚蛇看尽人间足矣。可世事阴差阳错,偏偏让不知归处的孤魂越走越远,在自在红尘和避不可及的九重云霄间兜兜转转百年。
居此方
都市仙帝:重生就恢复修为
都市仙帝:重生就恢复修为
叶临在迎娶金陵第一美女林嫣然当天,成为植物人,沉睡三年。未婚妻骗光家中资产,强迫叶临父母下跪羞辱。当他醒来,一步炼气,三步筑基,七步无敌,掠夺城市所有灵气。出手便是帝法,开口便是帝威,踏步伴随帝光!睡了三年我无敌了,你不服?
挤墨本尊
虞夭
虞夭
穷到一份沙拉吃三天,到处奔波没工作叶虞觉得自己真的要被老天在本子上面抹杀的时候碰到了同样郁郁不得志的顾平。第一次见面就进医院,叶虞反思自己二十多年来的第一次善心是不是真应该收回去的时候,那个男人却说可以实现她的愿望。究竟是骗子?还是真的?叶虞觉得生活也不会再比现在这样差下去了,便稀里糊涂答应了。结果以后的日子,直接让众人看到什么是满级大佬屠杀新手村,一路顺风顺水顺财神。在愿望实现的途中,两个人也摩
文鼎
妖孽少爷别傲娇
妖孽少爷别傲娇
人生那么长,我想牵着你的手,慢慢地走,走遍世界每个角落,欣赏最美的你,你说我眼眸美,是因为我的眼里只有你。“顾亦修,你到底怎样才能放过我?”她质问。“你真的想知道?”他不动声色。“说!”“某年十三月三十二日二十五时六十一分六十一秒。”他眸子含笑。“说人话!”“一辈子。”
纪北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