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提前下手争夺人才,即是为了加速英豪的成长,也是为了削弱那些未来的竞争对手。
就在与INTEL完成签约签署几天之后,略微布置了一下后续的接收对接工作,陈兵与赵平就联袂拜访了灯塔华人电子业的领军人物潘文渊。
潘文渊这个名字,内地媒体提及的不算多,但在对岸,却被尊称为对岸的集成电路之父,是真正推动对岸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奠基人物。
潘文渊是1912年生人,30年代就在灯塔读完了博士,之后一直长期在灯塔工作,在灯塔RCA的普林斯顿实验室,工作了三十年,直到1974年退休。
潘文渊对对岸半导体产业贡献主要是在70年代,他并不是半导体技术出身,他贡献也不是体现在技术领域,而是体现在产业规划上。
70年代初,在对岸设立工研院之后,就曾派出高层到灯塔向潘文渊问策,正是在潘文渊的建议之下,对岸才将半导体产业作为了发展核心。
而为了帮助对岸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潘文渊更是从RCA提前退休,组织成立了“美洲技术顾问团”(Teical Advisory ittee,TAC,其实直译是技术顾问委员会)。
这个TAC委员会主要在灯塔开展工作,帮助台湾方面在美国联系产业界人士,并且提供最新的科技信息和咨询工作。
对岸能够顺利从RCA获得半导体技术转移,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就是潘文渊的极力推动。
潘文渊没有在对岸定居过,没有接受过对岸的教育,也没有拿过对岸的薪水,帮助对岸的产业发展完全是无偿的,却是对岸半导体产业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后来他也曾回来过内地,但那已经是90年代的事情,他已经成为了耄耋之年的老人,不久就驾鹤西去,与内地的电子产业才没有太多的交集。
英豪去年收购RCA半导体部门时,潘文渊其实在中间也起了不小的作用,潘文渊对对岸友善,对香江来的英豪也同样的友善。
自那以后,英豪与这位可敬的老人就搭上了线,这一年多来,赵平与陈兵,每次往来灯塔,只要老人家有空,都会过来看望一下。
此时的潘文渊也已经是古稀老人,而且他虽然已经是灯塔科学院的院士,但所做的研究主要是微波方向,并非半导体专业,因此之前英豪也没有邀请他重新出山来英豪任职。
有过前面几次接触,潘文渊与陈兵、赵平也算是熟人了,对于二人的来访,也比较欢迎。
三人在潘家的客厅坐定之后,潘文渊就主动夸奖起了英豪。
“我这几天每天在新闻上,都能看到你们英豪,用5亿美金收购了INTEL的DRAM业务,绝对是大手笔,厉害厉害啊。”他对英豪收购DRAM的事情,肯定是喜闻乐见的。
在这种行业前辈面前,陈兵也没有假装谦虚,很直接的说道,
“这次我们的这个投资计划,其实总的规模是10亿美元打底,确实是动用了很多的资源。
这次收购INTEL的DRAM业务,就花费了5亿美金,后续还有新厂建设的2亿美金,另外我们还准备了3亿美金,用于后续的经营投入。
不过要发展华人的半导体产业,其中的难度,您也是了然于胸的。后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我们现在这也不过才是开始,刚刚踏出第一步而已。”
对于陈兵的说法,潘文渊自然是很赞同,对于陈兵能够这么清醒,知道后面的难度,他也很是满意。点点头,主动询问了起来。
“你们刚刚达成收购协议,应该正是最忙的时候,却跑到我这个老头子这里,可是有什么地方,我能帮上忙的?”
知道老人对于推动华人半导体产业发展,是有真正的热诚,陈兵也不兜圈子。
“潘老,这次我们过来,确实是想要请您助我们一臂之力,来我们英豪担任一个顾问。”
“这个顾问主要要负责哪方面的工作?”老人没有推辞,而是问起了工作职责。在能力范围之内,他很愿意帮助华人的电子企业。
“潘老,这次请您出山,并不需要您负担太多具体的工作,主要想借助您的名头和影响力,来为我们英豪吸引到更多的人才。
您也知道,其实我们华人在灯塔半导体产业里的人才不少,这次就是想要请您出面,帮我们尽量邀请这些同胞加盟,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推动华人半导体产业。”
陈兵这个要求本就在老人的猜测之内,他并不反感这种邀请,不过在答应之前,很多事情,还是要先了解清楚。
“英豪进入半导体领域也有两年了吧?前年你们建第一个芯片厂的时候,就邀请了赵建康加盟。
去年收购RCA的半导体部门之后,似乎在邀请人才的事情上,动作并不大啊?这次怎么要大规模的招纳华人工程师了?”
陈兵苦笑了一下,“我们虽然两年前就开始布局半导体行业,但那时我们的资金实力还很有限,只能先做一些比较小的布局。
庙小不敢请大和尚,以我们前两年的实力,哪里敢轻易去四处招揽人才啊。
您是知道半导体行业特殊性的,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足够先进的技术平台,是很难请动真正的精英加盟的。
赵健康博士能够加盟,也是多亏了INTEL虞博士帮忙引荐,加上他在原本的公司又工作的不太满意,才勉强加盟了我们英豪。”
在人才引进上,半导体行业有极强的头部效应。小的公司,连最先进的设备都没有,只能去做低端的产品,对于真正的高阶人才,几乎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
听到陈兵半诉苦式的解说,潘文渊笑了起来,“看来,你们英豪现在是觉得自己的庙已经足够大了?”
“庙够大还不敢说,但至少有了一些基础。
您应该也知道了,我们的新厂会直接上6英寸、1.5微米的工艺,这已经是目前行业内最先进的成熟工艺了。
虽然还达不到真正前沿的技术工艺水准,但有这个基础,至少不会耽误别人的前程,浪费别人的时间。
而且,我们英豪这些年经营的不错,后续能够保证每年向半导体产业的投资额,不会少于五亿美金,能够给这些真正的人才,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宽松的环境。”
“你们能够保证每年在半导体上投入不少于五亿美元?”老人听到陈兵的后续投资计划,不禁有些动容。
“不敢瞒您老,我们英豪在游戏机和计算机领域,现在做的都还算不错,去年的利润已经突破了15亿美金。
半导体是我们下一步投入的重点,只要不出现大的经营变故,每年5亿美元的投入,只是最底限,很可能还会继续增加。”
英豪很赚钱,这个潘文渊是听说过的,只是英豪没有上市,详细的财务数据不会对外披露。
现在听到陈兵说出了具体的盈利能力,他也就真正相信了英豪的财力,足以支撑半导体业务的后续发展。
其实陈兵说的这个数据还是保守的,没有把内地的收入计算在内,他也没有将内地半导体的投入,放在这五亿美金之内。
“小陈,你是内地人吧,你也知道,在灯塔的华人,其实还是从对岸过来的比较多,这个问题你想过没有?”
潘文渊退休之后,一直在帮助TAC工作,TAC其实是对岸的产业组织,其中大部分人都是与对岸联系紧密的人。
英豪这两年与TAC也打过一些交道,但一直只限于一些浅层次的技术交流。
潘文渊自己对于内地和对岸,没有太多的倾向性,但却知道双方其实一直有些隔阂在。因此这个方面,陈兵的态度必须要先了解清楚。
“潘老,我们前面没有敢于大规模招纳人才,这也确实是顾虑之一。
您也知道,我们的前几个芯片厂,都是设在内地,因为种种原因,对岸的人不是很方便去我们的内地芯片厂工作,我们就一直没有去开这个口。
赵健康博士是李家坡华人,对这个问题不敏感,也是他能早一步加入我们英豪的原因。
不过,现在我们收购了INTEL的DRAM业务,这个问题就不会再是阻碍了。
我们收购的七个工厂,都是在灯塔,而我们准备新建的厂,也会放在亚洲的第三方地区,即不会放在内地,也不会放在对岸。
这次,我们会单独注册一个DRAM公司,总部放在香江,这就很方便,所有的华人,到这些工厂进行工作。
我虽然是内地人,但英豪是私人的企业,而且英豪的钱都是在国际市场赚到的,与内地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资本关联。
我是一直觉得,不管是内地人还是对岸人,都是华人,都是同胞,没必要分的那么清楚。我自己是不会把这个事情作为任何阻碍的。
我们英豪这次是能够给所有的华人半导体工程师,提供一个还算不错的技术平台。技术和经验学到手了,都是这些工程师自己的。
退一万步说,即使有些工程师,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到我们的平台工作几年,多掌握一些经验,也是不错的选择吧?”
陈兵的回答让潘文渊这方面的顾虑打消了不少,香江一直是比较特殊的地方,与内地、对岸都有紧密的往来,双方在香江之内,也都保持着克制,尽量不在香江起冲突。
英豪现在收购了INTEL的DRAM业务,其实在发展速度上,已经远超了对岸的联电,是现在华人半导体产业,当之无愧的最好技术平台。
英豪虽然与内地经济往来密切,但名义上,仍然是一家香江的企业,对岸即使有人对英豪不满意,也不敢公然把英豪列在要封锁或对付的范畴之内。
英豪这个DRAM业务既然会单独出来成立公司,工厂或在灯塔,或在第三地,其实已经规避了双方的一些矛盾,也给了双方台阶。
估计双方都会对有人到英豪的这些工厂工作,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潘文渊闭上眼睛,把可能涉及的因素又仔细厘清了一遍,知道英豪这次来找自己之前,已经把很多的因素都提前考虑清楚了。
英豪收购了INTEL的DRAM业务之后,确实已经变成大庙了。
无论是工艺技术水平、资金实力、还是企业的招牌名头,都已经足够来大规模吸引华人半导体工程师加入了。
而且这些人才的加盟,应该也不会受到内地或对岸的强硬阻拦。
英豪已经搭起了足够好的平台,潘文渊自然就很愿意来锦上添花,助一臂之力。
“好,既然你们英豪愿意相信我这个老头子,我就来挂一个你们的顾问头衔,也会去联络那些在灯塔的各路俊杰,一起来为华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