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

第一五六章 将PBH打造成基础技术整合平台与输送渠道

虽然英豪大量投资了内地,利用了内地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但英豪从来没有依靠成本的优势,去发动价格竞争,抢夺更大的市场份额。

英豪一直走的是高定价策略,内地廉价劳动力对英豪的贡献,其实是利润的大幅增加,而这些赚取的利润,就被陈兵不断的向上游领域进行扩展和投入。

英豪的发展脉络其实一直很清晰,是从下游的终端产品起步,逐步向上游的基础领域不断的拓展和布局。

到了现在,英豪其实在下游终端产品领域的布局,架构已经基本搭建好了。

在计算机领域,英豪已经是仅次于IBM的第二大计算机硬件厂商,而且还推出了领先的操作系统和诸多基础软件、应用软件,未来已经不需要再过多的拓展新领域,只需要跟随整体行业技术的进步,保持自己现有的地位就可以了。

在通讯领域,英豪现在还没有显现出太多的技术优势,但在移动通讯、互联网通讯这两个巨大的潜在分支市场,已经开始了提前的技术布局,正在默默的夯实基础。

等到这两个市场开始爆发之后,陈兵前期布局的效用,才会真正提现出来。

而在消费电子领域,陈兵没有太大兴趣,去发展那些已经比较成熟的传统消费电子产品。除了电视机涉及到显示技术这个巨大的潜力市场,陈兵进行了布局之外,其他家电领域,陈兵就根本没有去进行插手。

陈兵盯上的是未来才会出现的,那些新兴消费电子产品,以陈兵所掌握的信息差,和英豪已经成型的产品设计能力,未来适时抢先推出各种新兴的消费电子产品,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陈兵原本的大概规划,是英豪依靠自己的信息差,快速做大,不断的在终端产品领域开疆拓土,然后用英豪的巨大需求,来拉动内地上游产业链的发展。

但真正实施下来,陈兵才发现,80年代,内地的电子工业基础,远比自己设想的,还要羸弱的多,对于市场经济也缺乏理解,一时半会根本无法跟上英豪的脚步。

如此一来,英豪只能暂时放慢在终端产品上的扩张,将精力和资源,放在基础产业链的打造之上。

否则英豪自己发展的再快,也不过是多出一个大型的电子企业,他自己成为所谓的富豪、首富,却无法修补那种不良的产业结构。

与飞利浦达成合作之后,英豪在荷兰需要投入的资源并不会很多,主要就是设立一个研发中心,招募和派遣一些技术人员。

但PBH不同,PBH不仅会在荷兰建立一个研发中心,还会在荷兰投资几个工厂,这些工厂的投资规模并不会太大,因为欧洲的人力成本太高,在欧洲建厂完全没有成本优势。

这些工厂,其实是更进一步的研发平台,与PBH的研发中心进行配合,研发中心主要作的是产品设计等技术研发,而这些工厂着重的就是工艺研发,生产技术的实现。

至于真正的大规模批量生产,陈兵自然会把制造基地建在内地。如此一来,PBH的技术成果、生产技术工艺,就可以系统的向内地进行转移。

这种方式,在表面上似乎与那些外资企业,到内地投资建设一个生产工厂非常的相似,PBH的这些工厂,未来会混在这些外资工厂之中,不显山不漏水。

但在工厂的内部底层,PBH的工厂会与那些设立外资的工厂,却会有本质的不同。

外资跑到内地建工厂,看重的是内地的巨大市场或低廉劳动力,转移过来的是产能,而不是真正的生产技术。

在很多外资工厂中,虽然已经把成套的先进生产线搬迁了过来,但核心的技术,却往往被掌握在他们派驻的外籍工程师手中。

内地的工程师只能做些辅助的工作,根本无法接触核心技术,许多这种外资工厂中的内地工程师,最后退化成为了高端的操作工,而不是真正的技术工程师。

甚至许多外资工厂,转移过来的产能都不是完整的,或有意分散的,这些已经不是什么真正意义的工厂了,而只是生产车间。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内地与NEC合资设立的那条八寸生产线,产品是DRAM,完全由NEC进行包销,而内地企业虽然名义上占有大股,但实际的生产管理、企业控制权,全部掌握在NEC手中。

NEC还派来了大量的霓虹工程师,掌控核心的技术和设备,同时这个生产线,生产的还不是完整的产品,只是进行部分工艺环节的加工,这些半成品全部被NEC运走,到其他的地方去进行后续的工艺。

也正是这种严格的技术保密防范之下,内地投建这条生产的很多目的根本就没有达到,也就只是拿到了一个内地最先进芯片生产线的虚名几年,对于内地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作用极为有限。

但PBH的工厂会转移的可不只是产能,而是真正的技术体系,会转移到内地的可不会只是生产线、生产设备,还有系统、完整的技术资料和工艺流程。

对于内地的工程师,PBH也会不断的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如此有理论知识基础、有系统教育培训、有实操经验积累,几年下来,就会培养出大量的真正技术人才。这些真正的技术人才,才是一个产业的最核心基础。

PBH想要从飞利浦获得大量的基础技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砸钱。PBH在荷兰的投资计划,比英豪大的多,除了研发中心之外,还会设立五六家工厂,总计的投资额会超过5000万美元。

为了拉住飞利浦这个地头蛇,这些工厂会采用合资的形式,PBH是大股东,飞利浦的股份占比在20-25%。

PBH在这些工厂的投资都是现金,而飞利浦的出资却是采用技术或资产进行折价,如果飞利浦投入的资源价格太高,PBH还会给予飞利浦一些现金的补偿。

飞利浦的光刻机项目,就是这五六个工厂之一,英豪出资1000万美元现金,占股80%,飞利浦的光刻机技术折价500万美元,在PBH给予飞利浦250万现金补偿后,占股20%。

陈兵对电子元器件、半导体设备等领域,远不如对终端产品那么熟悉,对于PBH的发展,也只能给予方向性的指导,具体的经营,陈兵反而不敢过多的去插手。

PBH在荷兰设立五六个工厂,其中大部分陈兵都不计划去进行插手,唯一的例外就是那个光刻机厂。

光刻机的具体技术,陈兵所知也同样非常的有限,并没有什么太特殊的金手指,能够帮助光刻机厂快速发展,但陈兵知道,阿麦斯当年的发展路径是比较成功的,去效仿阿斯麦曾经的成功路径,比重新从头摸索,成功的概率要大的多。

而说起历史上阿麦斯的成功路径,就绕不开阿麦斯的第一任CEO贾特·斯密特。

贾特·斯密特在阿斯麦任职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三年的时间,但陈兵前世看到的资料当中,都把阿麦斯早期能够走上正确发展道路的原因,归结为贾特·斯密特的领导。

这种评价是否真正正确,陈兵并无法得出准确的判断,但陈兵并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那么把贾特·斯密特请来领导PBH的光刻机项目,可能成功的机会更大。

对于这个光刻机项目,PBH目前只投入了1250万美元,其中250万还被飞利浦拿走了,留给工厂发展的资金仅有1000万美元。

陈兵知道,这点投资额肯定是不够的,也做好了后续继续加大投入的心里准备,但陈兵却不敢一次性投入太多,不是怕这些钱损失,而是怕改变了光刻机项目的发展路径。

历史上,阿麦斯刚刚成立的时候,两个股东只投入了420万美元,其中飞利浦的出资还有很多是用库存光刻机抵充的,阿麦斯能够走上技术整合者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被资金紧缺逼迫的。

陈兵不知道如果给了这个项目太多的资源,是否会把这个项目引上另一条发展道路,思来想去,陈兵觉得还是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阿麦斯真正崛起是经过了20多年积累才实现的,陈兵对PBH的光刻机项目,也同样有着超常的耐心,那就给这个项目投入的资源少一点吧,尽量模拟历史上阿麦斯的成长环境。

这个光刻机的项目,具体的细节操作,陈兵同样没有计划过多插手,他唯一想要干预的,就是CEO的人选。要将那个历史上曾经博得诸多好评的贾特·斯密特,重新放在光刻机工厂负责人的位置上。

感谢书友minman、还没发现、对韭当割人生几禾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们的推荐票鼓励。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快穿:病娇反派又来诱拐宿主了
快穿:病娇反派又来诱拐宿主了
简介:[甜宠+病娇+1v1双洁]沐漓好不容易攒够年假出去旅游,却不想爬雪山的时候被百年难遇的雪崩埋了,为了能够复活发大财,沐漓跟着轮回天书到处做任务。只是画风逐渐好像歪了,每个世界的反派都要跟着她,甩都甩不掉的那种。野痞村霸紧紧抱着她:“漓漓,我不能没有你。”病娇学长一步步靠近她:“漓宝,你不乖哦,快到哥哥怀里来。”偏执摄政王跪在她脚下:“天下是您的,但您必须是我的。”高冷影帝,清冷师尊……沐漓表
三月西楼
美利坚:驱魔巫师
美利坚:驱魔巫师
卢克本以为自己穿越到了美综恐怖片里。毕竟你看,下有除不完的恶灵,女巫、吸血鬼、生化怪物、原始崇拜,邪神祭祀……上有教会、巫师学校、猎巫人、超凡门阀……但现在已经除魔两年半了,没在这个世界上看到一点熟悉剧情和人物。只有想让人脏话连篇的生活。
二三猫儿
只要做饭好,不愁孩哭老公不来找
只要做饭好,不愁孩哭老公不来找
秦嫚溪穿越到同名同姓的“秦嫚溪”身上,全身上下加起来就几百块钱,还欠了十万的债!为了养活自己,也为了养活两个孩子,秦嫚溪首先选择摆地摊,靠着摆地摊赚来的钱把孩子养的白白胖胖的,再顺便教训骗她钱的渣男。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她通过直播美食积累了一定名声,进入了娱乐圈,在自己的努力下成为名声大噪的新晋小花!不久后,找了她四年的傅总找上门来,开启了无限宠妻宠娃之旅。食用指南:1.前期主要写女主和两个宝贝,
九燚
宋不凡的超级系统
宋不凡的超级系统
从小父母离开,和二叔相依为命。机缘巧合有得到了超级功法,强大的神兽,又有了系统的加持,看他是怎么成为世界顶尖的存在
宋不凡
末世成神记
末世成神记
“什么?末世?”简林不明白,为什么一觉醒来,世界就变了。巨兽?吸血鬼?丧尸?这些存在于电影和小说里的生物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还这么厉害?············“不!兄长,父亲,不要·······”为什么,为什么,她一手带大的孩子会害的她家破人亡?“不,那是我的孩子,你们不要带走她。”为什么,她只是一个普通人,为什么忽然发生这么多事,为什么连她的孩子都要带走。···········能量启动,能力觉
薄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