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

第一一六章 又要大手笔投钱了

第116章 又要大手笔投钱了

陈兵本心里是不太想自己去做上游元器件的,英豪的优势在于信息化相关的技术,自己做分散繁杂的上游电子元器件,即没有技术储备,也不符合产业分工的逻辑。

上游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技术核心是材料、设备和工艺。陈兵对这些技术核心,了解的都是最肤浅的皮毛,他的重生优势,在这个领域能够发挥的地方极少。

材料研究的专业性就不需要多说了,几乎任何一个应用领域,只要一涉及到材料,往往就需要数年、数十年的积累。

至于工艺和设备,其实都是基于对材料的研发,为了更好的实现材料的性能,而逐步总结和发展起来的。

尤其是很多电子元器件产品,生产设备和工艺都是非标准化,是由厂家自己逐渐摸索总结出来的,外界很难照猫画虎,逆向研发。

很多上游产业,在讲到技术能力的时候,都会使用一个英文词汇:KNOW-HOW,这个单词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翻译和定义,一般可以理解成技术诀窍。

KNOW-HOW的含义其实非常的广泛,人们熟知的专利、软件着作权等,其实只是KNOW-HOW中的一部分,在专利之外,还包括保密配方、工艺流程、专业知识等很多。

专利是公开的,而且专利是有明确保护期限的,比较容易被竞争对手获得或绕过,但KNOW-HOW很多是以商业秘密的形式存在的,外界很难获取,因此提到KNOW-HOW往往是指那些具有独家性、保密性的技术诀窍。

电子元器件产业同样是讲KNOW-HOW的产业,只有积累起足够的KNOW-HOW,企业才能够拥有持续的正向研发能力,并凭借KNOW-HOW的独家性,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以攫取更多的利润,支撑技术研发与产出的正向循环。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产业的基础,60年代电子产业发展最快的无疑是灯塔国,因此很多电子元器件的技术起源都在灯塔。

然而,随着霓虹确立电子立国的战略,将整个电子产业,作为大力发展和扶持的产业。

70年代,霓虹的电子产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不仅各种终端电子产业发展很快,对上游电子元器件产业也进行全面的培育。

不得不说,霓虹一直崇尚的所谓工匠精神,与各种长期枯燥的技术研发,是非常匹配的,霓虹能够成为欧美之外,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国家,绝非偶然。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田中耕一。直到获奖的时候,田中耕一还只是一个公司的基层职员。甚至诺奖都公布了,霓虹的学界都不知道这个突然蹦出来的诺奖得主,究竟是何方神圣。

他获奖的理由是,1985年实验过程因为一次错误,获得的偶然发现--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方法,这也是他发表的唯一一篇论文。而因为这篇论文,当年他也从公司获得了唯一一次额外奖励,大约700人民币。

在获得诺奖前,他在基础研究岗位上已经默默工作了20多年,只是霓虹众多的基础科研人员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存在。

田中耕一获奖无疑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但在这种偶然性的背后,其实是大量霓虹人员,在默默无闻持之以恒的搞基础科研。

正是有了这些基层的研发人员的不懈努力,霓虹的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的极快,到了80年代,开始全线击溃灯塔的电子元器件产业。

是的,就是全面击溃。就是在这种全面击溃之下,全球电子元器件产业,出现了向霓虹的大转移,后来的美日半导体协定,以及灯塔对宇宙国、宝岛电子产业的扶持,都是灯塔国这次全面溃败后的亡羊补牢。

整个80年代,其实都是霓虹在电子零部件产业高歌猛进的阶段,进入90年代之后,霓虹已经在电子零部件领域,占有了全面的领先优势,此后的全球电子原件市场,霓虹厂商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甚至垄断了很多分支领域。

即使灯塔国通过霸道的美日半导体协定、广场协议等一系列手段,强行阻止了霓虹在芯片领域的崛起,但霓虹企业已经将根基,牢牢扎在更上游的半导体材料化学和设备领域。

过去一年多,赵平频繁在灯塔出差,看到了很多被霓虹击败的电子元器件厂商,濒临倒闭,正在全面的甩卖资产和技术甚至公司股权。

原本,陈兵是希望通过技术贸易的形式,推进内地来承接这些技术和产业转移的。但一年多的实践下来,陈兵遗憾的发现,内地现在根本没有承接这种技术转移的基础,最多做做三来一补或补偿贸易,赚点外汇,连全面代工都做不到。

内地的经济发展,因为特殊时代,曾经停滞过十几年,是在改开之后,才重新走上全面工业化的道路,到现在也仅仅才五年的时间。

如果说改开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话,现在不过是刚刚下水,仅仅湿透了裤脚罢了。无论是资本、人才、技术等各个方面,内地都没有做好承接这次电子元器件产业大转移的准备。

更关键的是,经过十几年的经济停滞,内地无论是官员还是企业经营者,思维中很多的桎梏都还没有打破,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次技术转移的战略重要性。

面对这种局面,陈兵很无奈,却也没有办法过多抱怨。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在吃饱穿暖之前,其他更高层次的需求都是奢侈的。工业化进程同样如此。

刚刚开始全面工业化的内地,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是全面落后。内地此时的首要目标,肯定是在养活十几亿人口的同时,完成快速的资本积累。在这个基础之上,才有精力和能力回过头来搞产业布局。

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在90年代开始加速增长?在加入WTO后进入黄金十年?

就是因为中国在80年代,已经完成了初始资本积累、技术人才和工人的基础教育培训,建立起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

对于是否进入电子元器件生产领域,陈兵已经纠结了几个月了,不过这种纠结的时间已经不会太长了,远在灯塔的赵平传回了信息,已经有几家灯塔的公司主动找上门来,想要把他们的公司卖给英豪。

赵平现在很少待在香江,大部分时间是待在灯塔和霓虹。自从去年,英豪公司开始在灯塔寻求电子技术的采购之后,赵平字灯塔就成为各家公司的座上宾。

此时的灯塔电子产业,正在受到霓虹的全面冲击,产业陷入了严重的衰退之中。

而今年初雅达利大崩溃的爆发,使得灯塔电子游戏产业突然崩溃,更打了所有的上游企业一个措手不及。

几乎所有来自电子游戏产业的订单,在一夜之间从市场上消失了,而不少原本已经执行到一半的订单,也突然停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书七零有空间,极品丈夫宠上天
穿书七零有空间,极品丈夫宠上天
作为建国后唯一一只狐狸精的胡芷梨,穿成书中恶毒女配,还是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七十年代。嫁的丈夫极品又奇葩,婆婆尖酸刻薄,蛮横不讲理,小姑子更是一口一个狐狸精的骂,对她这个嫂子没有丝毫的尊重。丈夫不讲理?没有什么是打一顿解决不了的,如果还不行,就两顿。婆婆刁难?不怕,她打我,我打她儿子。小姑子无理取闹?那就比比谁的拳头硬。种地算什么,一天干它个十工分。赚钱算什么,镇上溜达一圈,盆满钵满。
熙荧
薄荷微光恋
薄荷微光恋
薄荷微光恋?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喜欢夏天,喜欢阳光折射出的光影。就像光影里有一个喜欢的人似的,而你已忘,多年之后再想起那段时光依然是他。再爱我一次,只是因为你。出现在那年盛夏的薄荷微光里。我们曾经一起度过青涩单纯而美好的时光,在那个花季雨季盛开的时候,在一个刚刚好的年龄段遇见你。谢谢曾经的青春里有你们陪伴;谢谢青春纪念册里多了一个难忘的记忆;谢谢你在我最美好的回忆录里出现;谢谢我因为青春的梦
蓝辰曦
总裁又掐夫人桃花了
总裁又掐夫人桃花了
闺蜜变后妈,谋她命;渣男另娶妻,图她财;送上门的金大腿被她辱。上辈子的温玉脑子不太好。重活一世,她脚踩渣男,手刃贱女,一路火花带闪电,马甲落满地。丑女学霸是她,神医圣手是她,狂飙车神是她,电竞大佬是她……众人咬牙切齿无能为力,坐等被温玉辱了的冷面阎王霍八爷出手。节目访谈上:请问八爷对温家大小姐装学霸,扮神医一事怎么看?霍八爷答非所问:我惧内。主持人:?霍八爷:我老婆姓温。肉包子从后钻了出来:我妈咪
光君
替身上位,偏执顾少太能撩
替身上位,偏执顾少太能撩
从小,柳繁星一直都知道,月亮出来了,星星也就无关紧要了。只有六岁的顾琛会告诉她,月亮再亮,也挡不住星星的光芒。就因为这一句话,她心甘情愿地搭上了自己的一辈子。可是,后来的顾琛也喜欢上了月亮……
黑皮大鸭梨
再回1998
再回1998
曾经他——身世凄惨,随波逐流。当上天再给了他一次机会能抓住的,他都想要!
倔强青铜圣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