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揉了揉已经红得像兔子的眼睛。
“干啥?忙着呢?有话直说。”
A27又坐到了桌子底下,
像个喜欢钻洞挖隧道的金丝熊。
“我觉得现有的脉冲爆震发动机结构,满足不了宋将军对天基武器的要求。我们的路,好像走偏了。”
陈星往后挺了挺腰部。
感觉到一阵龇牙咧嘴的痛。
疼痛隐隐还有向腿部放射的情况。
后面得找个医院看看了。
年纪轻轻腰坏了,说出去多丢人。
“你想怎么改?”
A27也停下来手上的活儿,“说实话我也有这种感觉,目前的东西,总感觉拿不太出手。要么推力符合要求自重过大,要么自重符合推力不足......”
“你想怎么改?”陈星有些启发式教育的意味在。
“你俩在这里套娃呢?”B124也加入了会话,“你问我我问你,好基友甜蜜蜜。”
经过这几天的相处,他们彼此熟络了很多。
连A3都能或多或少地开上几句玩笑。
虽然是五十年前的玩笑。
A127回答道,“我觉得后续的研发,需要往旋转爆震发动机上靠。看看和脉冲爆震发动机性能比起来如何,是可以协同作用,还是选性能更优秀的那个?要试试看才知道。”
B124点头,“我看过这个的文献,旋转爆震模式指的是在一个环形燃烧室内周期性触发爆震状态,频率受到燃料喷灌数量的限制,后续稳定的爆轰波输出也可以被高压涡轮捕获。”
“看问题不能只能看好的那一面。”A3滑着轮椅过来,“旋转爆震模型确实优势很大,但燃烧室工作比涡扇或者涡喷的高压燃烧室要恶劣得多,材料要求近乎变态。
B3也对旋转爆震发动机的未来有些担忧,“还有爆轰波可能逆向冲击进气口的问题,同时理论基础仍然处在摸索状态,还不是一种成熟的技术,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
“这世上本没有路,走得多了就成了路。”A27赞成陈星的想法,“要不要重启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研究?”
“重启?”陈星注意到了这个细微的表述差异。
“没错,我们一开始研究的就是旋转爆震发动机。”A3给陈星解释道,“连续旋转爆震及其发动机(RDE)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工作。甚至在我们旁边C14区,就建有系统的连续旋转爆震、爆转爆震(DDT)过程研究实验台。”
“有这么好的条件,听起来也有很多的研究基础,为什么要叫停?”
陈星问。
“问题不出在我们这边。我刚才说过了,材料跟不上。”
A3苦笑,伴随着剧烈的咳嗽,“你以为我愿意叫停?放着二八大杠不骑,就喜欢两条腿儿走路?”
B3又来未雨绸缪,“我们就五个人,再开一个方向?会不会耽误研究进度。”
“问题不大,脉冲爆震和旋转爆震发动机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重点在机械结构上调整下就行。当务之急,还是材料。”
材料,可是每个国家都头痛的问题。
石墨烯、气凝胶、碳纳米管、富勒烯、非晶合金、泡沫金属、离子液体、纳米纤维素、纳米点钙钛矿、柔性玻璃......
任何一个史诗级的材料,都会带来一系列史诗级的变革。
材料被视为人类社会进化的里程碑。
“这个问题,我来解决。毕竟比起发动机设计,材料才是我的舒适区。”
陈星夸下海口。
摇人之前,还是要和宋虎通通气。
国防卫队毕竟和先前的繁星超算中心和明黄核试验基地不同。
各方面的审查也会更为严格。
还真不是陈星想带谁就能带谁的。
“行行行,材料给S9,我和A3之前就负责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研发,就继续接手。B3,B124,你们就还是脉冲爆震发动机?”
“没问题。”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