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福临

第七十八章 朱慈炯的应对

均田?均谁的田,不会是我的吧?我家就几万亩薄田而已。就这,还是几代人经营有方,才有了如今的产业。

诏书刚念完,武英殿内就响起了议论之声,都在讨论均田之策。一众旧明官员,不说良田万顷,万亩是要有的,还有各种产业。

不然就凭那点微薄的俸禄,能养得起他们?

本以为迎来了一代圣主,却没想到迎来的是一个白眼狼,比李自成还要狠的恶狼。人家李自成好歹只拷饷,均田的口号喊声震天,到最后也没能真正落实下去。

如今的大清皇帝,虽然不拷饷,但是做的更绝,直接把大家伙的饭碗给掀了。

殿内的情形,内阁诸臣早有预料。代善见殿内声音渐起,转身大喝道:“肃静,朝堂之内,如此议论纷纷,成何体统。再有私下议论者,逐出殿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才宣读完均田之策,三德子又开始宣读废除优待读书人的政策。“税乃一国之重,怎可尽数加于普通百姓之身?自洪武优待士人以来,所征百姓之税愈发繁重,此为朕不忍见矣。”

占有绝大部分田地的士人收不上税,只能拼命的压榨普通百姓,除了正税以外,还有各种苛捐杂税。这些税,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甚至将种田当做一种痛苦。

这种状况,在新朝必须发生改变。想要只征正税,少收人头税,甚至实行免收人头税,就必须拿士人开刀。

“自顺治元年八月初一始,凡大清之土,尽废旧明优待士人之策,无论士、绅、僧、道,皆须纳税征粮。”

话音刚落,就有旧明官员站出来指责这是暴政。“陛下,信何人谗言,竟行如此暴政,臣请诛献策之人。”

有几个官员站出来附议,要求福临诛杀献策之人。

作为首相,代善不得不出来维持朝堂纪律。“都给我住口,一口一个暴政,尔等将陛下置于何地?来人,将此等欺君之人,尽数打入大牢。”

很快,第一批站出来反抗的旧明官员,被侍卫提溜了出去。鳌拜给了侍卫一个眼神,几个侍卫心领神会,一开始动作虽然也比较粗鲁,但好歹不会伤人。待到将人带出殿后,使出了全身的力气,直接将几个官员双臂掰折。

“真是好大的够胆,敢辱骂陛下,我看你等是活的不耐烦了。”

几个官员吃痛,仰着头破口大骂。“鞑子就是鞑子,只知行劫掠之事,不知行王道,我看你们能在京城待多久。”

“迟早会有人,将尔等赶出关外。”

侍卫首领见状,怒喝道:“你们没吃饭吗,还能让他们骂出声来。”一听这话,几个侍卫伸手打向几个旧明官员的喉结,顿时声音变得呜咽,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诏书宣布之后,很快就有人在外城各处张榜,宣读新皇帝的诏书。同时数百名精骑,带着诏书,奔向各省,尽最大速度,将天子诏书昭告天下。

大典结束后,就有旧明官员串连起来,甚至还有人直接奔向朱慈炯的安乐公府。朱慈炯也参加了大典,他一听诏书就知道要出事,出宫后不断催促侍卫加快速度。

回到家后,立刻嘱咐管家闭门谢客。朱慈炯的管家,还是他原来的伴读太监王知信,是王承恩的一个干儿子。得福临体谅,特命其继续服侍朱慈炯。

虽说朱慈炯是当朝国舅,姐姐和妹妹都在宫里,地位都还不低,但对前朝皇子该有的防备还是要有。安乐公府,早已被人暗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内阁和福临都能在第一时间知晓。

“公爷,奴婢说了您不见客,那帮人就是不走,还说您不见他们,就跪在地上不起来。”虽说王知信不知道今日大典发生了什么,但不能掩盖他对那些人的厌恶。自家公爷进城这么多天,怎么不见他们来拜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我一个说书人,只是想混点茶钱,你却跟我说,听我说书的人是朱元璋?!还称呼我为大能先生?一不小心成了皇室之师,面对此等荣耀,咳咳...稍微接受一下,也未尝不可!我给老朱说教育,说科学,说工业,虽然老朱不懂,但我提出的方针能强国啊。我打造全新大明,成就世界之珠。
和哥哥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穿越第一太子朱标,却发现身上带着一个奇怪的金手指。难道孤不是唯一的穿越者?行吧,孤就隐藏在幕后,让那些穿越者给孤打工。于是,大家就有了一个共同目标:日月所照,皆为大明!
那片江湖大又圆
世子凶猛
世子凶猛
景元六年靖南王战死。世子因纨绔成名,整个朝廷上下都等着看笑话。可谁知表面玩世不恭纨绔成性的世子,暗地里却是令整个天下都闻风丧胆的阴司府君。日为世子,昼为府君。斗高,娶公主,扫天下。天子曰:“生子当如苏白玉。”“原来你比任何人藏的都深……”
天生王富贵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作为嬴姓之人,大秦帝国崩塌,兄弟姐妹被人屠戮,蜀王嬴无忧。历史早已注定?我只为求活,他们会放过我否。
深深深山
家族式造反
家族式造反
大宋安元七年。一个无良道士忽悠村民张睿有帝王之相。信以为真的张睿拉着三个儿子建国称帝。且看张睿父子如何推翻大汉王朝……
灵活的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