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福临

第六十三章 酬功

代善听后只觉得眉头一皱,这会儿朝堂还少一个人呢!试探性的问道:“陛下,会不会太急了?”

“怎么会!十四叔已经击溃了李自成的主力,下一步就是进军燕京,此时讨论迁都之事不是正合适?”

济尔哈朗似乎也明白了代善的意思,他倒不是反对迁都,而是觉得现在不适合讨论迁都这件事。“陛下,此事还当征求睿亲王的意见,最好请他回来当面陈述。”

多铎一听这话,顿时有些不乐意了。他二哥不在,他代行右相权力,还不能发表点意见了?非要把多尔衮从前线请回来,这把他多铎置于何地?

福临瞥了一眼多铎,恍然大悟道:“二位叔伯所言甚是,迁都与否,十四叔最具发言权,确实该征询他的意见。是朕有些草率,对亏有三位宗室伯长替朕查漏补缺。”

“迁都之事容后再议,你们速去将大捷之事昭告天下,蒙古和朝鲜国那边也不要落下。”

他们这些人远在后方,对前线事情的了解肯定没有多尔衮等人清除。迁都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如此潦草的做出决定,还须征求下前方将士的意见,特别是多尔衮。

虽说现在是多铎暂代多尔衮行使右相的权力,但是多铎毕竟不是多尔衮。在一些重大事情上,还是无法替多尔衮做出决定。

有这个差别在,福临觉得挺好!

“明日朝会,议睿亲王所上书之事。”

多尔衮除了奏捷,还在为众人请功,以及提到了之前允诺过的给唐通和张参将封侯一事。最后还着重提了下吴三桂,说吴三桂是个人才,必须好好拉拢,建议将皇太极的皇十四女下嫁给吴应熊。

福临一直以为《鹿鼎记》里的建宁公主,是原主的女儿。看到多尔衮的书信后,才知道自己弄错了,是皇太极的女儿。

想想也是,要拉拢吴三桂也是在其刚刚归降的时候拉拢,等他成了气候,那就不是拉拢而是忌惮了。

但是自己这个妹妹年纪太小了吧,跟博果尔差不多大,还不到三周岁?不过也除了她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了,其他姐妹都已经许了人家。

洪承畴入阁担任议政大臣后,学堂里的体育老师由孔有德担任。有了范文程和洪承畴先后入阁的例子,孔有德自是不再担心自己的前程。

在他看来,希福很快就能入阁,随后就会轮到他了。

代善等人离开的时候,体育课正好结束,孔有德见福临面带喜色,就知有好事发生,便凑上前去。“陛下龙颜大悦,想来是有前方传来了好消息吧?”

虽是皇帝,但福临在学堂里非常随和,能够和师生打成一片。见孔有德问起,也不藏着掖着,再说这种好事就应该让所有人都知道。

“孔师傅说的不错,方才内阁收到睿亲王的奏捷书,大清军与李自成战于山海关之侧,一战而定,李自成率残部仓惶西逃。睿亲王已命平西公吴三桂为先锋,他自己则亲率大军紧随其后。”

“大清即将入主中原,朕怎能不高兴?”

孔有德是三顺王之一,皇太极亲封的恭顺王。皇太极为了拉拢明朝将领,下了很大的本钱。封孔有德为恭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

不过皇太极的大手笔投资,所得的回报也相当丰厚。山东三矿徒为他带去了先进的铸炮技术,大清如今能有这么多的红衣大炮,火铳,孔有德等人功不可没。

孔有德听后,也觉得十分高兴,在辽东待久了,确实有些怀念中原繁华之地。“臣谨为陛下贺!”

“多谢孔师傅!”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福临对孔有德的能力也算有了一定的认知,决定将其放出去为大清效力。

“孔师傅,朕欲命你带兵讨伐李自成张献忠之流,你可愿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
我一个说书人,只是想混点茶钱,你却跟我说,听我说书的人是朱元璋?!还称呼我为大能先生?一不小心成了皇室之师,面对此等荣耀,咳咳...稍微接受一下,也未尝不可!我给老朱说教育,说科学,说工业,虽然老朱不懂,但我提出的方针能强国啊。我打造全新大明,成就世界之珠。
和哥哥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大明太子:最强幕后黑手
穿越第一太子朱标,却发现身上带着一个奇怪的金手指。难道孤不是唯一的穿越者?行吧,孤就隐藏在幕后,让那些穿越者给孤打工。于是,大家就有了一个共同目标:日月所照,皆为大明!
那片江湖大又圆
世子凶猛
世子凶猛
景元六年靖南王战死。世子因纨绔成名,整个朝廷上下都等着看笑话。可谁知表面玩世不恭纨绔成性的世子,暗地里却是令整个天下都闻风丧胆的阴司府君。日为世子,昼为府君。斗高,娶公主,扫天下。天子曰:“生子当如苏白玉。”“原来你比任何人藏的都深……”
天生王富贵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作为嬴姓之人,大秦帝国崩塌,兄弟姐妹被人屠戮,蜀王嬴无忧。历史早已注定?我只为求活,他们会放过我否。
深深深山
家族式造反
家族式造反
大宋安元七年。一个无良道士忽悠村民张睿有帝王之相。信以为真的张睿拉着三个儿子建国称帝。且看张睿父子如何推翻大汉王朝……
灵活的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