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干什么,这是你们文渊阁的事情。”
刘珝说到这里,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可惜,我连个户部侍郎都能被韩文抢去,可见,我时候不到,时候不到啊,还是韬光养晦。”
“此事不提,那我该如何处理陛下交给的事?”
“陛下最开始是问过你的,后来又去问李阁老意见。
显然你的意见,陛下并不满意。
或者说,并不是陛下要的答案,所以,陛下才询问李阁老,结果李阁老拒绝。
但是陛下将此事交给你来办,说不定是因为觉得你适合,或者是你自己给自己无意中揽下的事,陛下顺手推给你了。
陛下提起统一收地这事,都这么难以商讨,你一学士去准备恐怕更难,不好办!”
他得到了答案,这件事不好办。
刘吉的心沉入谷底,越来越凉,但还是认真请教。
“请叔温指点一二。”
刘珝抬起头看着刘吉,这是刘吉今天来找自己的目的,如果自己不表态的话,那不是说明自己对朋友不义。
因为沉默就是一种拒绝。
从私人来说,他们是朋友。
从公来说,这是内阁的事,也是朝廷的事。
不管怎么说,自己都该出主意。
但他也不想得罪李贤和彭时他们。
这里面的牵扯的不是简单的收不收地的问题,是站队,一旦做错,那就是吃不了兜着走。
刘吉看刘珝不吭声,更加觉得自己是完了。
早知道争一时嘴炮能做什么。
沉默了半晌,听到刘珝的声音。
“佑之,其实这件事,倒也很简单的,看你要什么了。”刘珝想了想继续说道:“陛下是正统,不可动摇,做事顶多被说昏庸。
李阁老和陛下是师生,他最后也会没事的。
你现在既然让其他学士不满。
与其吃力不讨好,跟他们赔罪,跟着他们反对陛下,你还不如跟着陛下把收地的事办成,做官员说客。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碳难。
把握住,祸事也可以变机会。
你要是为清名,当我没说这话。
你要是为了前途,不如跟着陛下做成这事。
荆襄叛乱,秋后算账,这件事变不了的,死了那么多将士,陛下不会放过荆襄的无能之人。
既然让你们商议安置流民,也商议官吏之事,必定会选新官员,所以你不要担心荆襄士人恨你。
荆襄流民安置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你我小人物,扭转不了大势。所以你该担心如何把握这次机会,成为陛下的人。”
刘吉看着刘珝,他没想到这次商辂他们都没开口,本以为大家会和陛下争论的。
六部那几个也没有!
刘珝看着刘吉疑惑,并没有再做解释,能进内阁的,都是人精,个个各有所长,但都会一个把戏,就是装傻充愣装糊涂。
为权者,愿意不聪明,让人看着糊涂,但名和权双收。
为名者,不精明还要装精明,最后把自己断送在任上,没有名,还搭上自己的那些小职。
刘吉心里思索,他要是跟着陛下准备这件事,岂不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了。
他平时可以耍小聪明,可以装糊涂什么的,这次不同,这事儿砸到他的手里了。
刘吉目前有些乱,跟自己这朋友越说越乱,连忙起身:“叔温,我还是回去想一想吧。”
看着刘吉要离开,刘珝道:“你平常那样,就做的很好,这次继续把自己扮成那样不就成了。
不过我这终究是个人愚见,你以自己的想法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