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成91年就出道了,演了二十多年戏。
演过《鉴证实录》《刑事侦缉档案》《陀枪师姐》和《壹号皇庭》这些大热TVB剧,但一直不红,后来索性就跟着他老婆张炎一起北上拍戏。
可还是不红,然后他就当了老婆的经纪人,顺便拍一些舞台剧。
这次张瑞找他演傅国生,一开始张锦成是拒绝的,他都有六七年没拍过电影和电视剧了。
但张瑞给的不少,再加上剧本确实打动了他,张锦成这才出山。
为了《余罪》,张锦成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在和廖东连续十几个镜头都没过之后,他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廖东的人物割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两人的表演方式完全对不上。
倒不是说派别,只看派别的话,两人都是表现派,但张锦成在香港演了这么多年戏,又演过不少舞台剧,他的演戏习惯是情绪一定要饱满。
不管是内敛还是外放,都要做到极致,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你在演什么,张锦成做到了,不管是张瑞还是工作人员都能看出来他演的是黑老大,一股香港黑帮片的风格。
廖东虽然也是表现派,但他平时走的是写实风格,像香港电影里那种夸张的表演模式,现实里几乎没有。
虽然廖东没见过别的卧底,但他当老千的时候每次干活都可以看成是一次卧底,所以他就更谨慎了,情绪不可能太饱满,这才是他和张锦成对不上的主要原因。
其实常荣也有这方面的问题,他演多了刑侦局,一露脸给观众的感觉就是警察,还是级别不低的警察,这就是荧幕形象。
但常荣的角色恰恰就是刑侦处处长,所以没人看出问题。
换到廖东和张锦成的对手戏上面,两人的特征就被放大了。
怎么办?无解!除非换演员,不然只能尽量压制。
张锦成这边稍微收一点,廖东这边稍微放一点……
听完张锦成的分析,张瑞也犯了难,换演员是肯定不行的,按照进度来说,《余罪》第一季已经拍了一小半,现在换演员前面的投资就全打水漂了。
而且张瑞也不知道换谁,这要把剧组放在深圳等着,又是一大笔开支……
廖东琢磨了半天,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他安慰道,“两种风格正好可以吸引不同类型的观众,不一定是坏事。”
张瑞又不是傻子,不过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边拍边看了,“东子,你自己的问题想清楚了没有?”
廖东还真没想明白,道理他已经懂了,但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表现派的核心就是模仿,但还是那句话,余罪这个人物现实中没有,就算有廖东也没见过,他不知道怎么模仿才好。
同为表现派,张锦成给廖东提了一个建议——情感替代。
一般有经验的表现派演员会找类似的情绪带入,这就有些像方法派了。
方法派和体验派一脉相承,讲究的都是体验角色,把自己演成角色。
区别在于体验派追求的是一种极致,要求一切必须都是绝对真实融入角色,不能用情感替代,而方法派则是可以用其他情绪替换。
比如任素夕,她就是纯粹的体验派,演《荒原》的时候,女主角丛林在沙漠里脱水了,任素夕就真的要自己去体验那种脱水后的虚脱感才能演得出来。
这里说的是任素夕作为演员非常有职业道德,但这部电影她演得不好,主要是剧本垃圾,没有剧情,就算是有任素夕也撑不起来……
方法派的代表就多了,比如周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