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明后,朱高炽才深刻理解什么叫做一代材料一代科学,很多东西做不了,不是因为没有知识储备,就是因为基础材料不过关。
他都想撂挑子不干,基础材料实在太困扰人了,有时候他恨不能以脑袋撞墙,无论如何都过不了的关卡折磨得他欲仙欲死。
而今,蒸汽机也依然是因为基础材料无法改进。
立太子两年左右,而太子依旧这样,朝臣少不得要弹劾。
左春坊大学士、太子洗马、东宫主事等人分别上奏章,弹劾朱高炽不务正业,众多文臣群起而攻之,逼得朱棣只能下令让朱高炽禁足。
朱高炽痛苦不堪,不过好在蒸汽机已经改进得差不多,只余少数问题未解,依靠那些工匠也可得解,朱高炽能做的只有耐心等待。
朝臣轮流给朱高炽讲课,朱棣为朱高炽选择的正经老师是杨荣,每天上午来讲课,朱高炽耐心学习,他知道,要想安稳登上皇位,必须要踏踏实实假装一段时日。
就这样,眨眼间四年过去了。
这一日,南京码头人山人海,禁军拉起人墙,中间空出能容纳四辆马车同时开进的道路,两边挤满人,就连码头周围也都是人。
所有货船全部停了,水面上只剩下一艘船,这艘船非常古怪,很宽还胖,没有帆也没桨。
船下方,站着一群人,领头的是几个青袍小官,后边是老实巴交的工匠,他们穿着干净衣服,可哟嘿的皮肤,干枯的面容,给人沐猴而冠的感觉。
辰时正,鼓乐齐鸣,皇帝的车驾首先出现在通道尽头,接着是太子的车驾,仪仗摆开,行到码头处停止,禁军把附近都清空,朱棣下车,仰头看着这艘古怪至极的船。
不多时太子抵达,同样下车快步走过来,朱高炽已经蓄须,今年他也三十多岁,沉稳干练,至朱棣身前躬身行礼:“见过父皇。”
“嗯,这就是你说的船吗?”
文武百官跟随,站皇帝身后仰头看着大船,这船并不算大,相比福船来说,小了近一半,所以大家并未太过惊讶,只是这船比福船胖得多。
朱高炽点点头:“是,不需风帆,行动速度又快,往来美洲一趟两个月足够。”
“好!”朱高炽不由拍手叫好,“登船。”
朱棣领头,文武百官跟随,甲板上有个船长室,一个大烟囱,少了风帆利索不少。
“这船……”朱棣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与他所熟悉的船都不同,少了评价体系,也没个参照。
朱高炽躬身:“父皇,是否可以开始试航?”
朱棣点点头:“命令启航吧。”
船半年前就造好,试航不知道多少次,早已经没什么风险,今日就是让皇帝跟诸位大臣看看,说穿了就是表功。
烟囱冒出黑烟,但船迟迟不动,这也是很尴尬的事,没办法,轮船启动就是这么慢,像后世的航母,启动一次得大半天,这艘轮船启动一次需要一个时辰。
朱高炽趁机向朱棣介绍这艘船,起因就是大明与美洲的贸易,美洲发现了金银矿,两地贸易顿时兴盛无比,北美地区的种植区逐渐开辟出粮田,双方又有了粮食贸易。
橡胶硫化成功,开发出很多衍生品,巨大的需求导致橡胶贸易大规模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