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满不在乎:“打仗当然要死人。”
徐皇后叹息:“我不怕死人,我怕他们白死。”
朱棣抬头看了眼徐皇后,见她如今气色好不少,转移话题:“最近养济园漏泽园里的事儿还好吗?”
徐皇后也知道朱棣不乐意听这样的话,柔声道:“有周星月帮忙,其实好处理不少。
妾以为,不如去问问炽儿,看他有什么意见,毕竟他是太子,也正好考校一番。”
“我知道了。”
朱棣心道:“炽儿确实厉害,但他不擅长打仗,只擅长治政。再者说我才是老子,总是听儿子的意见算怎么回事?”
次日,朱棣下了朝去找朱能。
朱能被封成国公,如今年纪也大,听到朱棣来,十分高兴,急忙命人安排宴会。
朱棣进门,却又叫人去把张玉叫过来。
原本历史上张玉死后封河间王,但现在因为朱高炽出现,张玉活蹦乱跳,如今正训练三大营士兵,还在军校中任职,封号也成了候。
张玉不多时到来,吃喝片刻后,朱棣才说明来意:“云南之事你们怎么看?”
朱能道:“臣听陛下吩咐。”
朱棣点点头:“我准备以你为总兵官,张玉为副总兵,你们看攻打安南需多少人?”
张玉道:“臣以为有三五万人足够。”
朱棣哈哈大笑:“这不是靖难,这是灭国之战,三五万人,你们可真敢想。
朕给你们调集十五万人马,黔国公自云南,你们两个自广西,两路进发,半年时间拿下胡朝。”
“臣谢主隆恩!”
朱棣又道:“你们有什么人推荐?”
张玉赶紧道:“臣的长子张辅,如今在军中效力,臣愿其为前锋。”
朱棣道:“上阵父子兵,很好。此事就暂且如此定下,待朕安排妥当,即可出发。”
回到皇宫,朱棣把兵部尚书刘俊叫过去,“这次攻打安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所以刘卿你去做个参赞军事如何?”
刘俊拱手行礼:“臣愿前往!”
朱棣又道:“只是这参谋不好找,你有何人推荐?”
刘俊思考片刻道:“臣以为大理寺卿可胜任。”
“大理寺卿?”
朱棣想从刘俊脸上寻找表情,但最终失败,陈洽此人是个武进士,说起来也是比较奇葩的,他一个武进士,却做了文官,其实一切都因为他擅长书法。
一开始是在兵科给事中,也就相当于武将中的文官。
后来不知道怎么地又搞到了大理寺。
武将之中出现个书法好的那是真的不容易,朱棣也老早就注意到他,不过他还没随过军,也不知道军事才能究竟如何。
于是朱棣点点头,“那就让他进宫来,朕考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