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

第270章 停工

每年王半城都有大半丝绸送到北方,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北平府,一个辽东的大宁城。

北平府的商人主要做的是北平府周围以及辐射山西陕西等极其北部草原的生意。

大宁城主要做辽东、朝鲜等地生意。

另外济州岛也送去部分丝绸。

但武林门开业一个多月后,北平府的商人陈敬智拒收丝绸,只留下不到四分之一的货物,其余的全都拉回来。

王半城十分生气,问管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员外说今年用不了这么多丝绸,明年看看再说吧。”管家如此回复。

王半城又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而得到的答案出乎意料,是因为棉布。

陈敬智说今年大部分人都买了棉布,而且购买量非常大,丝绸就有点销不出去。

当时王半城并没有当回事,命人将丝绸拉回来。

但随后,丝绸的售卖受到极大影响,除北平府地区外,辽东地区也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往南广州福州只有去年的四分之一。

这些消息让王半城措手不及,它们几乎同时到达,根本没有给他反应时间。

一船船的丝绸从外面拉回来,堆进库房。

看管库房的老管家唉声叹气。

整个王家都愁云惨淡,饭桌上再也没有欢声笑语。

平日里王半城每天都要去作坊转一圈,然而已经连续好几日他都没去过,反而四处奔走,寻找知情人,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棉布按照道理来说跟丝绸并不冲突。

棉布那么便宜,丝绸那么贵,这两者压根就不是同一种东西,怎么会对丝绸产生这么大的冲击呢?

老朋友李大长回答了这个问题,“是因为乡村的中小地主,这些人以前多少都会买些丝绸,可是棉布出来后,他们的所有衣物全都被棉布替代。”

王半城恍然大悟,但现在知道似乎也没什么用。

他试探着问能不能往西域送点,可是李大长告诉他,四川那帮子人早就抢先了,四川地区的丝绸大规模往西域运输,导致价格上不来。

杭州地区的丝绸生产商很多,王半城只不过是最大的那个。

有段时间,钱塘江里到处都飘着船只,每艘船上都是满满当当的丝绸。

王半城倒下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管家问他要不要先暂停生产,但他不敢,生丝的存放时间没有那么长,不尽快处理,就毁了。

“生丝收购全部停止。”他在病床上下达了这个命令。

管家说很多生丝商都是以前合作的老熟人,就这么停止,是不是不太好。

王半城哀叹:“自家祖坟都哭不过来,谁还有功夫哭乱葬岗,停了停了!”

杭州的丝绸商人彻底有些坐不住,他们打听到消息,太子殿下为了将钱币推广开,所以基本上每个州府都有一家类似武林门那边的大型布铺。

也就是说棉布彻底推广开,在全国各地都无限量供应,造成布料市场的饱和。

他们的丝绸没有地方可卖。

王半城作为最大的丝绸商,理所应当是领头羊,几个丝绸商人到府上找他,请他出面理事。

王半城没办法推脱,拖着病体,在梅园跟各位丝绸商人见了面。

个个脸上愁云密布,这让王半城的心里好受点,他开口说道:“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有什么想法大家都说出来听听,这里只有我们,消息绝不会泄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假太监,我把女帝看个底朝天
开局假太监,我把女帝看个底朝天
一朝穿越,被皇帝发现假太监身份,生命垂危,好在他能看到人生剧本。,把女帝哄成了乖乖女,从此平步青云,步步高升,权倾朝野,称霸武林,独步天下。
木燃青
穿越明朝战神崇祯
穿越明朝战神崇祯
特种兵教官龙成弼,穿越到即将挂歪脖树明朝皇帝朱由检身上,突破束缚,改革赋税,还政于朝,打造最强军队,一个爱亲征的战神崇祯皇帝,收编闯军,收编大西军,振兴华夏。
净坛八戒
伐晋
伐晋
公元347年,东晋第二次北伐彻底失败。两年后,赵国皇帝石虎驾崩,其诸子为争夺皇位致使中原大乱,东晋朝廷派遣大将司马勋乘机再次北伐。苏赫在乘游轮出海旅游的时候发生意外,坠入海中,灵魂穿越到这个最为混乱的时期,变成一名十四五岁的晋人少年。开局被匈奴骑兵俘虏,成为奴隶。且看苏赫如何以弱小的身躯,运用后世的知识,搅动时代的风云!
壹更摸鱼
三国:我在蜀汉朝九晚五
三国:我在蜀汉朝九晚五
简介:回到汉末,绑定系统,杨业只想朝九晚五,不想996,007。刘备:“子瞻有旷世之才,就是疲懒了些,当狠狠磨砺。”杨业:“为了我的躺平大业,当多拉些人来才是”诸葛亮几岁了?徐庶如今在哪?还有那谁谁……
丛淼淼
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
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
某一天,林墨拉开自己的衣柜,然后直接穿越到了大乾女帝的闺房之中,拥有了穿越两个世界的能力。然后为这个世界带来曲辕犁,造纸术,印刷术,炼钢术等先进技术。同时也为这个世界带来国富论,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等先进思想。当某一天,林墨惊讶的发现,我和你合作,你竟馋我身子?(ps:这世界没有非洲)
仰望星空的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