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自行留用。
不过,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使用宝钞。
一石激起千层浪,宝钞这玩意越来越不值钱,越来越毛,大家都不乐意收,怎地朝廷非但不拒收,反倒是只收宝钞?
心思最为活泛的,当然是拥有大量宝钞的人。
这些人是谁呢?
少部分商贾,大部分勋贵,以及少数文官。
勋贵手里的最多,当初朱元璋赏赐群臣,用了大量宝钞,这些勋贵们又不缺钱,到后来宝钞越来越不值钱,他们想花也不好花出去。
有部分人强买强卖,给商贾、农民手里塞了些,可那玩意毕竟杯水车薪。
朱元璋动辄几万贯宝钞赏赐,花这么点钱,根本没用。
魏国公、曹国公、定国公几人聚齐,商议这事靠不靠谱。
魏国公道:“去西域,毕竟有点远啊,这么远,光是前期投入就得不少银子。
那土地租金倒是不贵,不过万亩起租实在太多,这得多少人才能照顾得来?”
李景隆想的比较深,“你们说,太子殿下这么个命令出来,会不会跟宝钞有关?”
定国公摇摇头:“怎么会跟宝钞有关呢?”
“你多久没收到过宝钞了?”
多久?好久好久了,好像自从永乐大帝登基以来,就没有搞过宝钞,每次赏赐也是以实物为主,什么肥皂、玻璃之类的。
定国公有些恍惚,“那宝钞收上去做什么?”
李景隆不知道。
魏国公忽然道:“你们说宝钞会不会涨价?”
“涨价?你在说什么?”定国公有些诧异。
宝钞掉价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自从诞生后就持续掉价,朱高炽突然来这么一出,他们也摸不着头脑,不清楚原因。
魏国公解释道:“你看啊,现在宝钞数量是固定的,朱高炽突然放出这么个消息,大量宝钞流回朝廷,市面上的宝钞不就少了么?
那些商贾要租赁土地,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购买宝钞……”
“你把宝钞看作土地,大量的人购买土地,肯定会推高土地价格,导致土地价格上升。
按照如今七百文兑一贯宝钞算,你们说,到时候涨到一千文兑一贯,那一贯我们就可以赚三百文。
就算涨不到这个价格,涨到八百文兑一贯,我们也是赚的,这不比苦哈哈种地强么?”
定国公眼睛一亮:“这个法子好,可咱们手里也就几万贯宝钞,哪弄那么多呢?”
“收,全国各地收,这件事不要告诉别人,派快马出去,分散去收。”
定国公大喜:“好好好,好事。那西域土地还租赁吗?”
“为什么要租赁?咱们又不傻。”魏国公说。
定国公道:“说得对,咱们现在去收宝钞。等着商人来买。嘿嘿,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