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

第256章 字典面世

朱棣对字典的重视,甚至远远超过钱庄。

钱庄兴盛,可能使大明兴旺昌盛,但字典却能名传千古,成为后世真正的楷模。

字典成书后要求朱高炽立刻送进宫中,他的喜悦之前无人分享,只能拿给徐皇后,与徐皇后一起翻看。

不过,朱棣却不明白这字典的使用规则是什么,夜里把朱高炽叫过去,问他字典怎么用。

朱高炽采用的规则很简单,其一是笔画规则,这种规则古已有之,只是与现代划分笔画不同。

另外一种则是拼音规则,拼音规则因为南京官话跟普通话差距有点大,所以只能按照南京官话规则重新排列。

朱棣对拼音规则很不耐烦,但笔画规则却很喜欢,试着查找几个,每个都能找到。

每个字除字形字义外,还标注有拼音,有示例,可以说这本书就是古代最正宗的字典,实用价值远远超过许慎的说文解字。

许慎说文解字原本就不是为平民准备,这个家伙是阴阳家,还是个经学家。

朱棣翻看完毕,皱眉道:“这书一本成本多少?”

朱高炽道:“大概六百文。如果有十万册印刷量的话。”

“这么高?”朱棣惊叹。

徐皇后却说:“此书物有所值,若能流传,别说六百文,就算六十两银子一本都是值的。”

朱棣皱眉,“可这书太贵,贫民子弟买不起,你准备怎么办?”

朱高炽道:“这个……儿臣确实没有好办法,不过县学中每处皆有这是肯定的。除县学外,朝廷还应该跟几个私塾合作,尽可能覆盖更多人群。”

朱棣不置可否,跟私学合作,朱棣倒是不反对,可是如何合作却是个大问题,所有私学几乎都是大地主创办,指望他们合作,鬼知道会给你搞什么什么样。

但这又是个可行提议,如果不这么做,单指望那几个县学,能覆盖的人群实在太少。

朱高炽也考虑过这个问题,问题是无解。

如果建立公学,像后世的新中华似的,普及义务教育,其花费的成本,是大明帝国根本无力承受,起码现阶段无力承受。

他灵机一动,又道:“爹,我看不如这样,每个县学开辟一个专门图书馆,将一些名着经典、诸子百家全放进去。

另外名家注释、经学解义,也放进去。

字典就当作工具书,同样也放进去。可以让人自学。”

朱棣思索后道:“可这……能行么?”

“试试吧,总归也增加不了多少东西,但这玩意当真应当推广普及。”

朱棣道:“嗯,你总算是做件好事。”

朱高炽嘿嘿发笑。

但字典却引起朝鲜君臣的高度重视。

当初朝鲜将济州岛交给大明后,大明便派人进驻济州岛,同时朝鲜在大明金陵设立外交官,大明在平壤设立外交官,加强双方合作。

字典出世的消息李詹很快就得到,利用朝鲜大使的特殊身份,他立刻找朱高炽搞来几本,反正这玩意主要就是给外国人看,没必要藏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融越豪杰志
融越豪杰志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作家woopp5
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
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
“挟太后而令诸侯,掌天下之柄”!灵帝驾崩两月余,宦官士人争不休......“天”字级杀手穿越到何太后妹夫的身上,刚出场便掌控何太后.....宦官乱政、何进专权、董卓祸京,且看张奉如何在腥风血雨的洛阳城内,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铁血王朝!马踏荆州,剑抵江东,武将我要收,美人我也要......!
青梅煮酒吃牛肉
大唐天宝重生
大唐天宝重生
大学生李宏穿越开到天宝元年,寄希望于努力阻止香积寺之战,阻止长安被异族屠戮,当一切都完美的被李宏完成的时候,他才发现,他可以改变乱世,却改变不了人心,他能救大唐一时,却无法改变历史的轨迹,无法去改变贪婪的人心。
糜烂之魂
三国董氏王朝
三国董氏王朝
穿越成董卓的儿子,看董平如何逆天改命,扞卫董氏王朝。时隔三年,我又回来了。逍遥曾写过《董氏王朝》《满城尽是黄巾军》《蚁贼也疯狂》希望朋友们多多支持。群号:344851691!
正道逍遥
大虞卷王
大虞卷王
大臣:陛下,那小子又开始挑拨世家内卷了。皇主:混账,谦谦君子所为能叫挑拨?朕手头又紧了,让朕最贤惠的公主去上门一趟。世家:陈谦,求求你做个人吧。陈谦:都卷起来吧,不然本公子怎么躺赢?!
南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