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全国各地绢布掉价。
山东一地更惨,他们没有发布会,没有提前得到通知,许多地主家里损失极其惨重,在山东一匹绢掉到三钱银子,就这还没人要。
无数地主都把仇恨的目光投向棉纺织作坊,只恨那是太子爷的产业,谁敢乱动,于是只好让他们的代理人哭诉,此事闹上朝堂。
当棉布作坊的布出现在朝堂上时,朱高炽就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一场暴风雨。
一位老臣,当着朱棣的面痛哭流涕,说活不下去了,山东士绅将要被逼死,其声之惨,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朱高炽摸摸鼻子,妈的,该来的还是要来。
这还是好的。
更有吏部侍郎提出:“陛下,此事皆由棉纺机而起,臣建议暂停棉纺,给大家缓冲时间。”
朱棣看看朱高炽道:“炽儿,你怎么说?”
朱高炽走出班,众人一看这架势就有点往后缩,这特么是又开始喷人。
他拿起棉布,笑吟吟道:“诸位,你们可知这一匹布多少钱?”
没人说话,朱高炽转向夏原吉:“夏大人,您是户部尚书,这种事您应该更加清楚,您知道吗?”
夏原吉摇摇头,主要是这玩意就没卖到京师。
朱高炽举起布,道:“在山东,这样的布卖七钱,如果朝廷需要,孤可以做到四钱,或者三钱,今后两年之内,一匹布可以做到一钱银!”
朝堂哗然,我去,这么低的价格吗?夏原吉的眼睛顿时亮了,相比以往,朝廷收上来的绢、帛,这些玩意除了赏赐大臣,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用。
就算做东西吧,用途又窄,除了做个扇面,当个门帘,做衣服都没法穿。
朱高炽环顾四周,道:“刚才刘侍郎建议停了棉纺厂。那我就说说,现在棉纺厂合计提供多少就业岗位,棉纺厂本厂职工合计两万余人,临时职工一万余人。
种植棉花的大约四万余人,合计七万余,乃至八万。这还是直接参与生产的,另外,运输、饮食、住宿、其他服务、理发、做工等间接影响的人数不下十万。
北平府中专门从事棉布的商人大约有四千人,因棉布带动的天津港码头大约有两万人,由此带去的饮食住宿各项服务人员不下五万。
草原上因此而带动的人口,至少在三万左右,北平府种植、生产、运输棉花的人不下四万。
唐山因为棉纺织工业而带动的钢铁冶炼行业,大约两万人,挖煤工人约八万人,由此带动的服务、交通、运输、设计等人员不下十万人。
敢问这位侍郎,几十万人因此而受益,这些人怎么办?”
侍郎已经说不出话,浑身瑟瑟发抖。
朱高炽继续道:“今年棉纺厂纳税接近一百万,由此带动各项产业,按照三十税一的税率,大约能带动纳税不下两百万,这三百万两税银亏空,侍郎可有办法拿出?
更不用说隐形的好处,山东之地种植棉花,可以缓解灾情,促进山东地区的发展,各地道路的维修保养修造工作都已经提上日程。
朝鲜等地今年买走布匹约四十万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