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朱高炽告诉她,“你年纪太小,总要给你找点事做。”
当然,李柔成为大明化学之母的时候,绝对没想到今天这个小小的谈话决定了她一生的命运。
此后朱高炽每隔两三日便来看望她,给她讲些趣事,说些故事,两人渐渐熟悉,日久生情也是在所难免。
为了回馈李詹,朱高炽赏赐了他二十匹布,以及其他诸多财物。
李詹很快就又求见。
朱高炽很奇怪,道:“告诉他明天再去见他。”
正好明日要去胡广那儿安置这些留学生,有些事情要交代。
次日,朱高炽于正阳门外见到李詹,并且把他邀请上车,问道:“昨日你说有事求见,不知道是什么事?”
“殿下,是布的事儿,下臣昨日在市场里逛了几圈,都没见过您赏赐的布,下臣见这布柔软结实,又透气吸汗,所以想问问殿下这布是哪来的?”
“其实就是棉布,孤记得上次带你去看过棉纺机。”
李詹摇头:“没有看过。”
“哦,怎么,你对这布有兴趣?”
李詹道:“下臣想买些回去。”
朱高炽道:“啊,这个倒是也简单,回头孤叫人给你送去些,至于价格,给大食商人的是七钱,给朝鲜的是六钱。”
李詹惊叹道:“这么便宜?”
“嗯,成本不高。”
“下臣想买十万匹回去。”
“这……”朱高炽心说已经答应大食商人,何必毁约呢?不过转念一想,朝鲜跟咱们近啊,如果布匹能打开朝鲜市场,何必舍近求远呢?
于是点头道:“十万不多,此物一天可产五六千匹。”
李詹道:“此物能教给臣吗?”
朱高炽摇头:“给不了,朝鲜不适合种棉花,就算给你,你们也没地方种,而且种多棉花,你们的人怎么吃饭?”
李詹遗憾至极,道:“那寒瓜可以给吗?”
“可以,但是现在不行,寒瓜还不稳定,如果你非常想要,可以给你们点,回去试试。”
但据朱高炽所知,后世韩国非常缺水果,由此可见他们压根就没足够的土地供应人口。
而朝鲜来的一百留学生,个个都有知识,叫胡广新心花怒放,这样的教起来非常简单。
朱高炽却有新的要求,要求他对这些人好些,以挽留他们留大明。
几项技术中,最先学习鸡鸭的人工繁殖方法,这里面的难点在于温度控制,温度不够,鸡鸭出来迟,温度太高,鸡鸭又容易死。
这些留学生,大约从来没这么受到过重视,个个都显得很兴奋。
认真听讲,用玻璃笔奋笔疾书,记录要点。
朱高炽很满意他们的状态,对他们说道:“这些技术都能带来国家强大,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回去朝鲜,给你们的百姓带去好处。
另外,还有很多东西你们要学习,千万不能懈怠,懈怠就算神仙也救不了你们。
至于你们的吃穿用度,由你们的朝廷负责。”
朱高炽的讲话,让他们兴致缺缺,不是对朱高炽有想法,而是他们对回去建设朝鲜毫无想法。
这是两班嫡子们的事儿,与他们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