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吉愕然,很快释然,走出班列,“洪武二十五年统计,合计有七百二十四万顷。”
朱高炽道:“七百余万顷,合计七亿多亩土地,我大明有多少户口?
诸位肯定不知,我来说吧,洪武二十五年统计的结果是五千九百余万口。”
“这个数字低了,实质上人口肯定比这个多。”
“那些逃户,飞洒诡寄之家,匿身大户人家的户口,合理数字应该是近九千万余口。”
朱高炽走到蟠龙柱旁,伸手拍下柱子:“九千万余口人,假如一人需三十亩地养活,那么我们总共需要27亿亩土地。”
“这中间的差值有二十亿亩!”
朱高炽狠狠拍着柱子,“诸位啊,这数字触目惊心啊,哪怕按照一个人十亩土地养活,我们也需要有九亿亩土地,但我们没有。”
“你们想过没,刨除女子、老人、小孩,大明共有多少成年人?
这些土地还要供养大明的军队、官僚、吏员,又有地主乡绅盘剥,有多少人无地可耕、无地可种?”
朱高炽仰天长叹,“他们该怎么办?
总要给他们找口吃的,让他们不至于流落街头。
江南之地一亩地可产三四百斤粮食,北平府一亩地只能产两百斤。”
“至于九边之地,一亩地种二十斤,能收出来六十斤就是不错啦!
这中间的差距这么大,九边乃是我大明的核心地,不能不管!”
“诸位,怎么办?”
朱高炽哂笑两声,“晋惠帝何不食肉糜遗笑千年,你们都是帝国精英,国之栋梁,总不能也给出个何不食肉糜的答案吧?”
“所以,必须要大力发展商业。
一来,是为容纳人口,为那些无事可做的青年提供岗位,给他们一份薪俸,让他们有钱可以买点吃的,不至饿死。”
“二来,是调配资源,九边之地总不能只依靠开中法,还需要有商人自发行动,商业不就是贱买高卖吗?”
朱高炽道:“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你们谁还有话要说,说吧。”
众人皆沉默,朱高炽的论证逻辑严谨,层层深入,他们还真是无处辩驳。
你要说让他们说说论语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保证他们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但这种冰冷的现实,根本无从辩驳。
朱棣咳嗽两声:“夏元吉,世子所说可都是事实?”
夏元吉一脸便秘,硬着头皮答道:“基本属实。”
朱棣摆摆手,一副不耐烦模样,“世子下去,这里没你事儿。”
朱高炽行礼道:“孩儿告退。”
说罢便转身退出华盖殿。
他原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谁知这竟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五月中登基大典全部准备妥当,礼部选定时间,宫里宫外装饰一新。
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自然是靖难功臣,忧愁的当然是那些老顽固。
登基大典是件非常麻烦的事儿,其中有几件事顶顶重要,首先宣读遗诏,其次祭祀天地,再次是告知祖宗。
事情就出在宗庙里,这件事闹得天下沸沸扬扬,朱高炽费了好大劲儿才算平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