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听说他回来,便叫他去皇城。
如今召见颇多不便,朱高炽也没办法,这就是封建社会的规矩,哪里有那么多为什么。
两人见面,朱高炽赐座,道:“叫你办的事这么快就办完了?”
“是。”
“我怎么瞧着你不怎么高兴?衣锦还乡不好吗?”
祝荣苦笑道:“没什么不好,只不过跟我想象的差距太大,没什么意思,在杭州呆几日我便走了。”
朱高炽深有同感,“其实事到临头也不过如此,算不得什么大事。”
祝荣苦笑应对。
“回来了就好好干活,我们的任务还挺重,最多三个月,工厂要开始生产,高端玻璃我需要得多,必须开始加快制作。”
祝荣点头,又问道:“那水泥呢?”
朱高炽犹豫片刻,“这事我得问问父王,水泥的事儿先别管,待有消息我再通知你。”
祝荣应了,起身离开。
等人走后,朱高炽也陷入沉默。
水泥确实是个麻烦事,水泥的制作并不麻烦,但需求量大的时候,制作起来就比较困难。
以如今的生产效率,如果要达到前世那种形式,全国开遍都不够。
无他,磨粉的效率实在太低。
破碎不了石头,制作就无法快。
而且还有个问题,水泥这玩意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可以说建筑完全可以划分为水泥出现前与水泥出现后两个世界。
尤其是目前的水泥有极强的军事用途,朱高炽本身并不想开放水泥技术,但不开放,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实在叫人为难。
修路怎么修是个大问题。
朱高炽仰天长叹,这个事就叫朱棣头疼去吧。
朱高炽需要忙碌的事情很多,按照之前的计划,现在已经开始准备售货,这个消息传得漫天飞,从四周来了许多商人。
祝荣出去一趟也不是没收获。
杭州、台州、宁波等地的商人闻风而动,朱高炽的重点宣传策略在沿海浙江一带,什么松江、安徽等地。
距离正式售卖还有四五天时间,但金陵城彻底热闹起来。
有多热闹呢?
夜里朱棣在皇宫里办公,都能听到从外面传来的喧闹声。
他大为惊讶,叫过来狗儿,“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么热闹?”
狗儿点头哈腰:“主子,是戏班子,有南来的戏班子为主子祝贺。”
“这是你安排的?”
“不是,是一些商人安排的。”
“商人?”
“是,都是来买世子爷东西的商人。”
朱棣沉默。
他也用过这些东西,只是感觉好用些,可不曾想居然搞出来这么大阵仗。
这么一想,儿子的影响力十分恐怖,这可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