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大秦:胡亥竟敢杀我扶苏

第100章 准备搞基建

现在有了水泥,帝国就可以大秦境内的道路建设项目分包给商人,修建水泥道路,构筑大秦的全国道路网。

有了水泥道路,大秦战时运输物资的道路就不会受天气的影响。

而且全国的水泥路建设,都是按照帝都、郡城、县城的排列顺序依次修建的。

在扶苏的计划中,咸阳与重要郡城之间修筑的是六车道,郡与郡之间修筑的是四车道。每一条道路都能供大秦最大的驷马战(四匹马拉的)车通行。

在这之前就帝国就修建了几条重要的驰道。

有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出今商洛通东南的武关道,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出今陇县通宁夏、甘肃的西方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等。

而其中的驰修筑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约今55米),隔三丈(约今7米)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

马车在其上行驶,日行可达四百里,也就是说马车在弛道上行驶的速度,每小时可达30多里!

当时扶苏看见的时候,大吃一惊,这不就是后世的“国道”嘛!

既然驰道都将被水泥道路所代替,宽度维持在六辆驷马战车并行的宽度就行。

扶苏计划取消专门用于皇帝出行的部分,改为皇帝出行的时候,临时占用中间四条道路。

这样一来就降低了修建的规模,毕竟55米宽的道路在后世都很少见,不仅利用率非常的低,而且水泥的产能肯定跟不上,修建这么宽的水泥路也没有意义,反而会大量消耗人力、物力、财力。

方便面的出现,减少了运输的规模,降低了运输成本。大秦还能因此开发出便于急行军、远距离奔袭的行军单兵食品。

水泥制造成功以后,扶苏便让人通知了始皇帝,同时他还邀请咸阳城的商贾富豪三天后碰面。

商人逐利,根本的原因还是想给后世子孙谋个好生活。

但他们的名声可不好,前有管仲的“买鹿之谋”,后有吕不韦的“奇货可居”。这让统治者历来对商人的感官都不好,商人的日子并不好过。

朝廷虽然鼓励发展商业,但在人们的观念中,商人不可信。这也导致商人的后代也会受到一些区别对待。

从商鞅变法开始,大秦明确提出了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政策,但纵观秦国和秦朝历史,可以发现当时并没有绝对禁止商业活动,这是因为朝廷只重视“大商人”。

商业的发展仅仅只靠大商人肯定不行,小商人也有其重要作用。

若不是始皇帝重视商业,商人的地位还会更低。

关于农业和工商业的“本末”论,即以重农遏制工商的观点,直到荀子才开始出现。农本工商末的口号是韩非子时才正式形成。

但士农工商本就是并驾齐驱的马车,缺一不可。单纯的认为谁更重要,都不妥当。

正是因为如此,扶苏才会想办法改变这种错误的观念,大秦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商人!

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造一座全新的咸阳城!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穿越大明洪武十八年,陆渊无奈自曝穿越者身份。老朱:既然你说你是穿越者,那咱何时驾崩?陆渊:陛下洪武三十一年驾崩,只有十三年好活了。老朱:........陆渊:哦,太子朱标死得比你早,是你的乖孙朱允炆即位。老朱:........陆渊:朱允炆登基不过四年,就被人赶下台,夺他王位的正是你的好大儿朱棣。老朱彻底崩不住了。但老朱却是发现,这个自称穿越者的家伙随便拿出一点东西,都是国之重器。扶桑望着明军发出哀
潜水的夜猫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东南军区神剑特种兵队长秦锋参加在西北举办的全国兵王争夺赛,意外穿越到三国前。既来之,则安之。提前的布局,慧眼识英才,广纳孝贤德,力降猛将,巧收谋臣军师,智斗袁曹孙刘,总揽天下权柄,一统江山。改汉为秦。
梦幻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