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公主震惊道:“可是,南宫就是冷宫啊。”
“安国公主此言差矣,在前朝南宫的确是关押犯错妃嫔的,可自从陛下登基,南宫内已焕然一新了。
郡主搬进去就是一宫之主,而且南宫内设有佛堂,郡主可以随时礼佛,有朝一日郡主体内煞气全部消除,入主西宫也不是不可能。”
安国公主眉毛一挑:“殿下此言当真?”
江婉甩甩袖子:“本宫言尽于此,行与不行,安国公主自己考虑清楚。”
与此同时,函谷关外,已是战火纷飞。
函谷关守将吴将军找来四名先锋小将,让他们分别去南辽,北墨,东戎,西狄搬救兵。
南蛮鞑子来势汹汹,守城将士已死伤大半,吴将军拼死也就还能守两个月。
眼下,他只希望各国援军能快些到来,否则,函谷关一旦失守,南蛮铁骑将长驱直入,百姓将再无安乐可言。
安国公主考虑了半晌,郑重的点了点头:“事已至此,也只有按皇后殿下说的办了。”
“等等,朕还有一事要禀明安国公主。”沈念琛站起身,走到江婉身边。
“陛下还有何事?”安国公主隐约有种不好的预感。
“当初婉儿嫁给朕,江将军可是将可以号令三万将士的江家令牌作为嫁妆送给了朕,如今朕要纳贵府郡主为妃,不知安国公主夫妇可有表示?”
安国公主的手握紧了权杖,声音颤抖着问:“陛下是想要汪国公府的兵权?”
沈念琛眼神冰冷:“朕,最在意的就是外戚权势过重,如果安国公主想送明月郡主进宫,就必须交出汪家的权利,免得日后被人所诟病。”
安国公主眸光流转:“如果臣妇不交呢。”
沈念琛态度强硬:“一切免谈。”
“陛下,你、存了心的不给我们汪家活路啊。”
“同福,送客。”
“公主,请吧。”
汪明月正翘首以盼等着安国公主的“好消息”,哪成想安国公主是黑着脸回来的:
“娘,怎么了?陛下不同意?还是皇后从中作梗?”
安国公主神色疲惫的摇摇头:“都不是,陛下和皇后都已答应接你入宫,可作为交换,咱们家必须交出兵权。”
汪国公跳了起来:“什么?我摸爬滚打数十年,如今手中无碍于这点子兵权,陛下竟也容不下了吗?”
安国公主喝了一口茶,缓了半晌:“事情就是这个结果,如何抉择,你们两父女商议吧,我累了。”
汪明月泪眼汪汪的看着汪国公:“爹,我们该怎么办?”
汪国公重重叹了口气,从怀中拿出一枚铜符:
“月儿,从此以后,汪家一门荣辱,都系在你身上了,你可得争气些,尤其是肚子,明白吗?”
汪明月双手接过铜符:“谨遵父亲教诲。”
第二日早朝时,汪国公当着百官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于当日午时,一顶水粉色小轿将汪明月从皇后的角门抬进了南宫。
江怀景知道后大发雷霆,提着大刀就要去找沈念琛算账。
江晔横挡竖挡拦在江怀景身前:“爹,您稍安勿躁,陛下和小婉这么做一定是有他们的用意。”
江怀景吹胡子瞪眼睛:“他是陛下又如何?他忘了自己曾经怎么和我保证的,如今这样算怎么回事,他这明摆着要负了小婉啊,我这就杀进宫,把小婉还有楠儿瑾儿,团团圆圆都带回家,什么皇后太子公主的,谁稀罕!”
乔雪宁悠悠的喝着茶:“阿晔,你让开,让他去,我倒是要看看他能怎么样?”
江怀景回过头看着乔雪宁,委屈涌上心头:“夫人,我这是心疼女儿,你怎么还说风凉话呢。”
乔雪宁讽刺道:“这么多年,你是光长了岁数没长脑子。
依你看,小婉是那逆来顺受的人吗?此事事出突然,必定是小婉和陛下商量好的,你在这儿气个什么劲儿?”
江怀景犹如泄了气的皮球,把长枪扔在地上:“我当初就不该把小婉嫁给他。”
“将军,老奴回来了。”
江怀景回过头:“秋华?你快说说,小婉怎么样,有没有很伤心?”
秋华摇摇头:“将军别急,这是可以号令汪家军的铜符,陛下和娘娘的意思是,让您拿着它,去收复城外驻扎的汪家军,将其编入禁军军营,从此以后,三万将士将归您统辖。”
江怀景问:“今日一切,小婉她早就料到?”
秋华姑姑点了点头:“这正是陛下和娘娘的主意,为的就是夺了汪国公的兵权。
娘娘知道将军一定会生气,特意让老奴赶来说清缘由,娘娘说了,她和陛下恩爱非常,还请家中放心,将军放心。”
江怀景接过铜符:“承蒙陛下娘娘信任,江某定不辱命。
我这就出发去城外,姑姑让陛下和娘娘等着我的好消息。”
秋华姑姑颔首道:“是。”
当天傍晚,江怀景顺利收复了全部的汪家军,沈念琛和江婉得了消息以后高兴坏了。
彼时,二人正在坤宁宫用晚膳。
绯红进来说:“陛下,娘娘,赵国夫人求见,说是来向陛下娘娘请安。”
沈念琛皱皱眉:“不是说了让她和皇后保持距离吗?好端端的来坤宁宫做什么?皇后若是出了什么事儿她担待得起吗?”
沈念琛声音不小,在殿外候着的陆卿尘一字不落的都听了进去。
她抽了抽嘴角,笑着对秋华姑姑说:“我还是先回去吧。”
秋华姑姑微笑着点点头,待汪明月走远后狠狠啐了一口:“贱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