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个也不过如此。这不是一个主管部门,也从来没有一个部门负责皇帝身边的事情。锦衣卫和循规蹈矩负责这些事,保证各级制衡,谁也不能在皇帝身边闹出幺蛾子。
不负责,不用承担很多责任。
而光是邮政投递和邮政符号,就是吴国大大小小数千个驿站的直属老板,也就是古代的邮政。光是人数,就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人要管。比军事装备主管的实权大得多。
而且,军器监毕竟是个小衙门。但兵部是什么?帝国六部之一是什么?在大衙门,即使官位再低,也有人在顶,有提升空间,比在小衙门当领导有出息多了。
但这是给别人的。
对于苏旭来说,情况并非如此。
兵部几年来一直是严嵩的地盘。甚至一度是严嵩唯一的地盘,严嵩对兵部的渗透就可想而知了。如今兵部没有大臣,欧阳碧金代理大臣。欧阳碧金是严嵩的姐夫,不知道他的政治立场。
苏旭去兵部不是很难吗?
另外,苏旭听到了什么?邮政改革。
抱歉。苏向天发誓,在进入这所学校之前,他从未在任何人那里听到过一点点关于邮政改革的消息。苏旭从来没有听说过吴国朝廷什么都漏的作风。不是说严嵩保密好,而是严嵩从来没想过什么后传改革。
反而临时提了起来。苏旭会被暂时逮捕来做这件事。
领导要惩罚下属,应该怎么做?
公开的压制太粗暴了。而是把他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让他做一件事,一件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领导对你的器重和厚望。
苏旭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细节,但他知道得很清楚。就是后传肯定有大问题。严嵩这样做绝对没有任何善意。
朱元璋转头问苏序道:“周青,你怎么看?”
听朱元璋的口气,似乎有拒绝的余地。但苏旭转念一想,放弃了这个想法。
首先,拒绝苏。朱元璋大概不会为难苏绪。不过,解决大医精诚交付的问题,估计比较难。而且就算能解决《大医精诚传》的问题,以后其他期刊会怎么样?
苏旭不满足于只有一份期刊。
如果这件事一直握在严嵩手里,苏旭以后会很尴尬。
这个时代最快的交流方式就是写信。寄信的唯一快捷方式是官方邮件。在苏旭看来,这么庞大的后期投放体系就是不赚钱。每年都保持无底洞是不合理的。
建立现代学术期刊体系,也需要这种后送体系。
之前,他也想过改革《吴国后传》。但只是想想而已。毕竟,没有权力,你怎么能告诉我该做什么?
现在这个机会都快送上门了。
苏知道这里面隐藏着许多危险。但我还是决定吃这个毒饵。但是吃饵不代表上钩。他今天已经严重冒犯了严嵩。就算没有今天,也会有严嵩的下一个黑手。
还不如在严嵩预设的战场,严嵩狠狠敲打一下。
第一次战胜严嵩,给了苏旭信心。
苏旭说:“我只服从陛下的命令。”只是如果陛下想让我调到兵部,那我想请你带几个人过去。不知道有没有可能?“
朱元璋说:“小事一桩。我批准了一切。老葛炎,苏旭是我身边的一个人。不要欺负他?”
朱元璋好像在开玩笑,但严嵩不会把朱元璋的话当笑话。严嵩马上说:“陛下,周公是吴国后起之秀。我是一个老人,我只打算支持年轻人。我哪里欺负他了?周老爷,你说是不是?”
苏旭微微一怔,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他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冷笑。他一边说,一边点头说:“葛炎完全正确,葛炎完全正确。”
差不多是讨论事情的时候了。几个人长长地鞠了一躬。
苏旭是最后一个。
走在前面的严嵩突然停下来说:“周大人。”
苏旭立即快步走了几步,跪拜道:“有什么事吗?”
就算苏旭心里对严歌苓有几个意思。但是,现场的上下不能乱。不知道皇宫周围有多少眼线。苏旭自然不敢有一丝怠慢。
严嵩笑着说:“在你这个年纪,我还在乡下读书呢。自然不如你现在的名利双收。再见。我很羡慕。人生有多年轻?可惜春天再也不会来了?”
苏旭不知道严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说:“人各有志,但有几个人暮年如此权威。要说羡慕,也是老人羡慕。”
严嵩哈哈大笑,道:“这么说,我们应该互相羡慕了?我是吴国内阁的大学士。虽然有少数例外,但我至少已经三十多岁了。我四十出头,屈指可数。以周大人的年龄,还需要十几年。所以,等到周大人入阁,我的尸骨早就腐朽了。可惜我看不到,我看不到。”
严嵩拍了拍苏旭的肩膀说:“小心,小心。”
然后大步走了。。。。。。。。。。。。。。。。。。。。。。。。。。。。。。。。。。。。
苏旭想了一下。这才想明白。严嵩的潜台词。
。。。。。。。。。。。。。。。。。。。。。。。。
严嵩在隐晦地说明一件事,就是从年龄上来说,苏旭和严嵩没有冲突。即使苏绪冲锋在前,推翻了严嵩,最后的胜利也不会由苏分享。
所以两个人并不存在绝对的冲突,甚至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严嵩不怕提拔苏旭。毕竟苏旭的年龄对严嵩威胁不大。就算严嵩输了,代替严嵩掌管内阁的,也绝对不是苏绪。这是放松的微妙表现。
当然,也有一些威胁。
如果苏旭非要和严嵩为敌,那只能让苏旭规规矩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