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天灵根者,也被称作天道宠儿。
这种存在想要融入天地,感悟天地规则,领悟世间真意,宛若喝水吃饭一样简单。
偶然间的一个灵感,便足以让他们作为突破点,进行规则的领悟。
这便是第一种顿悟。
至于说第二种顿悟,则与“意”之一字有关。
曾有风清竹,开门雪满山。
滚滚红尘之中,或是一教书过客,或是一边塞戎兵,亦或者高堂之上,乾坤帝王。
芸芸众生,皆为各故奔走。
为父母者,养儿育女为先,
为教书者,传道授业为先,
为帝王者,江山永固为先,
此之谓,业者。
顿悟并非修仙者的独份,凡人亦有白日顿悟者。
业困双目,心神不通,与天地真意实难共鸣,碌碌一生,终活“业”之而下。
有儒者,至圣先师。
当不为业之所困,领悟天地真意,自知自业之源,以双目窥之,自当白日飞仙,立地成圣。
这里的圣,是真正的圣人。
而圣人,是成仙后的境界划分中一种。
各种各样的传记中都有曾言,行行业业,业业行行。
奔走的众生之中,又有几人能明悟自身所持之业,正是天地规则相通之一节点。
而这一节点,也被称为“意”。
意境够了,你的道,也就圆满了。
有大能受重伤,修为尽失,转瞬间,便从云顶摔落尘埃,成为凡人之中一员。
可即便如此,当某日再度积蓄完毕“意”,转瞬间,便可重归云顶。
“意“,并不会随身体伤势,修为跌落,而亦随之离去。
意境足够了,顿悟,也就开始了。
白日飞仙,立地成圣,甚至于这些大能转瞬间便可从凡人再度攀上云端。
都离不开顿悟二字。
顿悟的过程之中,正是以天地规则来快速填补自身,使自身之道完全。
而这第二种的难度,也正是第一种的数万倍之多。
意之一字,玄而又玄,绝非零星的领悟天地规则可比。
而这第二种的顿悟,也与第一种,宛若云泥之别。
徐长良正进行的顿悟,恰恰就是第一种,凭借自身天灵根的独特优势,而捕捉那一抹而逝的…韵。
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以这一抹韵为节点 ,成功感悟了独孤求败的毕生一刀,败刀。
这抹韵的用途,到现在还不是很突出,
可到了以后,便将派上大用场。
这并不是说会对他的战力产生增幅,而是他的道,已经,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