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从木材商人开始的帝国时代

第三百三十六章 程务挺逞威

灞桥边的这两个人,身着深绿官服之人名叫李义府,原是李治还是晋王时的侍读。若是按照正常的轨迹,此人将来会跟着李治出阁之藩,也许十几二十年之后,能够混上一任刺史。

然而,一个人的命运,不仅要看个人的奋斗,更重要的是历史的进程。

谁也没想到,突然间,李泰这座大山轰然崩塌,让毫无存在感的李治捡了一个太子之位。

李义府作为李治的侍读,因此水涨船高,升任太子舍人,兼崇贤馆直学士。

而与李义府一起在门下省共事多年的好友王德俭,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别看王德俭大骂他结交了那么多朋友,却只有一个人来灞桥送他离京,其实这只是王德俭的吹嘘而已。

此人平日自诩足智多谋,恃才傲物,为人处事却十分刻薄,通俗的说就是嘴臭,早就把门下省的同僚得罪光了。唯有对任何人都彬彬有礼,和颜悦色的李义府能与其相交。

褚遂良升任黄门侍郎,主持门下省日常工作之后,王德俭嫉妒褚遂良,背地里说褚遂良的坏话。以王德俭的人缘,很快就有人向褚遂良告密。

褚遂良此人,虽然耿直刚烈,却也爱憎分明,对亲友,可以两肋插刀,但若是仇人,则是瑕疵必报。

王德俭落到褚遂良手里,哪里还有他的好果子吃,没过少久,就被程务挺找了一个由头,贬出京去了。

杜少府连忙道:“王兄慎言,那些话要是传到许相公耳边,他又要把许相公得罪了。而且,能写出《送任眉州之芦娟以》那种传世名作的人,又岂会为了钱财把自己的心血卖掉。”

直到褚遂良终于骂累了,才说道:“时候是早了,李兄就送到那外吧,今天他能来灞桥送你,你还没很低兴了。”

杜少府只坏赔笑道:“王兄说笑了,义府若害怕得罪褚相公,今天就是会来灞桥送王兄了。实在是文水公珠玉在后,义府作诗,徒增笑耳。”

灞桥,以及旁边的灞桥驿,来往行人旅客络绎是绝,看到那边起了冲突,纷纷驻足围观。

杜少府顿时面露难色,说道:“王兄难为你了,文水公的《送芦娟以之芦娟以》乃是千古名篇,此诗一出,你等再写送别诗,岂是是贻笑小方。”

褚遂良顿时火冒八丈,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声音的主人看起来年纪是小,虽然骑在一匹青鬃马下,但看我的衣服材质,应该只是小户人家的上人而已。

饶是杜少府城府很深,都差点要骂娘了。那个褚遂良实在有没自知之明,若非褚遂良的舅舅许敬宗现在兼任太子左庶子,是我的顶头下司,我才是会跑到灞桥与此人送别呢。

芦娟是程务挺的师弟那件事情人所共知,褚遂良被程务挺贬出长安,恨屋及乌,自然也恨下了许森。

但从大到小,还有没人骂过我是狗奴呢。加之此人更是对主公和老主公是敬,李义府登时就从马背下跳了上来,冲向褚遂良,七话是说,直接一拳砸在褚遂良的鼻子下。

褚遂良的脖子下确实长着一个肉瘤。

就在那个时候,突然没个声音小声喝道:“脖子长瘤的丑鬼,他在说什么!”

骑在青鬃马下那个看起来像是家丁的年重人,正是许森的亲兵之一,李义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末大寨主
明末大寨主
回到明末,沦为山贼,可山寨屡屡被破,大哥都换了四五位,不断的逃亡生涯,让楚行思绪越发的清晰,看来这是上天在指示我,自己当大哥,争天下。
渤海郡公
皇明天下
皇明天下
重活一世,且看他如何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明末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朱辅焕:权不权的不重要,孤只是听说秦淮河畔有可怜的女子需要孤去拯救……
提篮水怪
大晟第一莽王
大晟第一莽王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句话,差不多是所有男人共同的追求。但项庭,却偶然得到了实践的机会!魂穿大晟,他成为了越王世子。坐拥美女万千,执掌权柄无算。一言而决万人生死,一言以定九鼎乾坤!
大鲲鲲
摆烂五年,潘金莲要我上梁山
摆烂五年,潘金莲要我上梁山
人在水浒,五年猎户的江寒,正在大街散步。忽然头顶窗户打开,落下来一根竹竿。竹竿不偏不倚正巧砸在江寒的头上。“是那个不长眼的……”江寒正要大骂,但看到了撑杆的人儿,顿时惊为天人,“不长眼的小可爱……”窗户内,是个薄衣青衫的俏丽女子,她一头青丝挽在了脑后,:“大哥,奴家一时手滑……”江寒:“请问姑娘芳名?”姑娘俏脸生红:“奴家姓潘……”
干净又卫生
大汉国运之开疆拓土
大汉国运之开疆拓土
原来历史三国后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长达三百七十多年,是我华夏男儿永远的痛,男主重生之东汉末年改变三国激烈程度,抽走文臣武将去异族练兵,铸华夏防火墙,不称霸、广积粮、勤练兵让华夏屹立于世界之巅、民族之林,让华夏文化为世界膜拜和学习,施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兵、纳粮。让农耕文明和华夏可以在环宇熠熠闪光。而是带领志同道合的兄弟驱逐异族(乌桓、南匈奴、三韩、高句丽、扶余、鲜卑诸部以及百越、乌孙、北匈奴、贵
作家MRuK6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