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从木材商人开始的帝国时代

第三十九章 吏部铨选

“对,就是古怪!”许文宝忍俊不禁道:“听同僚说,唐皎曾问待选官想到何地任职,有待选官答称家在蜀中,希望在剑南为官,结果最后被唐皎分配到吴地。而回答要去江南道的,反而被唐皎指派到陇右。”

“这……”许森无语,这都是什么人。

“所以,到时候唐皎问你,你就回答老家在河东,故而想回并州为官。如此一来,就能避开并州了。”

许森担心道:“阿耶,既然那个唐侍郎的癖好都已经传开了,他会不会反其道而行之,将计就计啊?”

许文宝没想到许森想的那么远,迟疑道:“也不排除这个可能,但这是目前最好的应对了。如果到时候搬石砸脚,真把你分配到并州的话,我们再从长计议。”

翌日,许森“面试”时,吏部侍郎唐皎果然问到了希望到哪里为官。

许森连忙表示想去并州。

唐皎点点头,在面前的纸上添了几笔后,便示意许森可以离开了。

两天后,唐皎把这次铨选的官员名单全部分配完毕,然后交给吏部尚书高士廉审核。

高士廉翻着翻着看到一行字,“并州许森,本品宣议郎,拟授淮南道庐州参军事。”

抬头问道:“并州许森?可是许太仆之子?”

唐皎作为主持铨选的吏部侍郎,这批待选官的履历都在脑海里装着,思考片刻便道:“正是许太仆之子,许国公以为有何不妥吗?”

高士廉目光一凝,道:“我没记错的话,许森乃是许太仆的庶子,许太仆已经荫了二子,他本无门荫入仕的可能。”

“这个皎知道,现在洛阳纸贵的《三国演义》就是他写,还发明了那个叫三国杀的叶子戏,圣人甚为赏识,故特许许森门荫入仕。”

高士廉幽幽道:“既是简在帝心的俊才,仅外放庐州参军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啊?那许国公的意思是?”

“我记得最近万年县尉好像缺了一个。”高士廉好似不经意地问道。

“什么?”唐皎顿时惊呆了,像坐在弹簧上似的跳了起来,错愕道:“许国公,卑职没听错吧,您要让许森行万年县尉?”

真不怪唐皎反应这么大,虽然万年县尉论品只是从八品下的职事官,但万年县是什么地方?那是长安城的两大附郭县之一。

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界,西设长安县,东设万年县。而且相比西边的长安县,东边的万年县更加显贵,王公贵族多居于万年县,朝廷的赐宅也大多以东南为主。

“许国公三思,许森初入仕便授万年县尉,无先例可循,恐不能服众啊!”

唐皎暗思,没听说高士廉和许文宝之间有什么交情啊,为何高士廉要破格提拔许文宝的儿子。

不仅没交情,记得上次在大殿上,长孙无忌弹劾武士棱时,许文宝还帮武士棱说过话。

呃!想到这里,唐皎好似明白了高士廉的用意。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史记
大史记
历史纵横
烟楼唢呐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开局穿到宋高宗三岁儿子身上。当了十几年的苦逼太子,刚上任就面临宋金议和,岳飞生死的棘手问题。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有志青年,当然是要上奏父皇,斩小人,救忠臣了。前斩秦桧,后就被拥护为帝。看着指着他气得说不出一个字的昏君。赵旉:“父皇,您安心去吧。”至于剩下的天下残局。年少天子大手一挥,重用名将,科举选才!大宋军团重整待发,抗金灭辽!至于民生?农作物产量只增不减,航海的船只货满船仓!华夏一统,名载千古!
无悔这一生
风流少帝
风流少帝
一朝穿越架空王朝的傀儡皇帝。太后专政,帝位不保?妃子嚣张,宫女跋扈?李玄道表示没在怕的!孙子兵法安排上,直接搅乱朝堂。纯阳秘籍练起,直接成就最强躯体。统一霸业,这四个字,只有由他李玄道来写!
邂逅月光中的你
三国:开局三千西凉铁骑,怎么输?
三国:开局三千西凉铁骑,怎么输?
历史上他不是一个忠臣孝子,现在嘛,他是孝子,但绝非忠臣。历史上说他英勇无敌,现在嘛,比起杀人放火,他更喜欢阴谋诡计。历史上说他野心勃勃、兼资文武,现在嘛,他可耻的承认了这两点。历史上说他不是一员猛将,而是一名骁雄。现在嘛,他的确麾下十万西凉铁骑、睥睨天下。不过,他这样做的原因……丫的,跟吕布、曹操、孙策、周瑜等大佬儿抢,手段不强硬点不行哇!
隐于深秋
军旅:笑我学渣?我考入最牛军校
军旅:笑我学渣?我考入最牛军校
前世是侦察兵的凌云,穿越到平行世界,成为一名高中超级学渣。教室里,需要提前填写高考志愿。凌云毫不犹豫的报考全国最牛最难进的国科大,却遭到了全班同学的嘲笑。面对质疑和嘲笑,凌云置之不理!然后,高考成绩公布,以接近满分成绩,成为全国理科状元!顿时间,全国轰动!班里的学生,全部傻眼了!明明是学霸,为什么你要装成学渣啊?!
李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