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在山下行驶得飞快,进了城却慢了下来。
李暮霭撩开车帘看了看,街上都是人。
诸国的万寿节都很热闹,与元旦、冬至并称三大节,举国上下要连庆三日。
今日胤安城中张灯结彩,像过年似的。
明日是夏侯沉的生辰,也是他登基后的第一个万寿节,她不会不回来,而且她师姐说得对,既然她都把话说开了,与其不见,不如面对面说清楚。
马车行驶得慢,李暮霭看向车旁的夏无念,问道:“摄政王的事有结果了吗?”
“那日朝会上摄政王一句话都没说,听王尚书读了人证供词,他既没认罪,也没否认供词上所言,由始至终连脸色都不曾变过。”
李暮霭觉得是夏侯煜早就料到了结果,无力反驳,也不想反驳,毕竟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荣登九五,另一条就是殿前听审,受千夫所指,死罪难逃。
她又问:“君上怎么说?”
“摄政王作恶多端,君上怎会给他活路,将他关进了诏狱,秋后处斩。”夏无念笑看向她,“你都要见到君上了,怎么不回去问君上?”
李暮霭缄默不语。
夏无念瞧了瞧街上,言道:“我瞧今日的庙会热闹,你若想逛逛,咱们可以一会儿再回去。”
李暮霭不假思索,“别了,还是回去吧。”
夏无念忍俊不禁,他就知道,有人之前说的“还早”是口是心非。
李暮霭回到宫里,紫极殿的殿门开着,她望了一眼,里面没人。
她从长钦殿过来,夏侯沉也不在长钦殿那边。
李暮霭遂问门外的侍卫,“君上呢?”
“回姑娘的话,君上今日出宫去了,还没回来。”
李暮霭点点头,先回了偏殿。
她去山上住了些时日,偏殿里一尘不染,每日依旧有人打扫。
李暮霭整理完行李,在殿里坐了一阵,外面始终安安静静。
她一等就是几个时辰,外面太阳都落山了,还是不见夏侯沉人影,期间也有人来过,都是紫极殿的内侍,或是来看她缺什么,或是来送晚膳。
她同他们打听,得知夏侯沉还在宫外。
天擦黑的时候,外面有了脚步声,来人到了偏殿门口,李暮霭抬头一瞧,心又静了下去,来的是柳别情。
“姑娘回来了。”
李暮霭惑然,“柳总管你没跟君上在一起吗,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
“万寿节当前,宫中诸事忙碌,君上知我得留在宫中打点,没让我跟着。”柳别情见桌上的晚膳还没动,劝她道,“君上去了定国公府,想来是国公大人留了君上用晚膳,得晚些时候回来,姑娘用完膳早些歇息。”